<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西籬的詩詞(592首)

    541 《用門牌日有好花迎客笑歲篘新酒奉親嘆為韻為》 宋·陳文蔚

    地僻廣乾坤,身閑多月日。
    耕鑒太古民,天然自淳質。
    未怒泥神仙,閱世自長長。
    日用飲食馀,帝力我何有。

    542 《題周幾道桂軒》 宋·陳文蔚

    軒前一樹桂,手種知為誰。
    但見青如蓋,團圓障朝曦。
    西風入庭戶,吹香浮酒卮。
    相與一浩歌,渙焉剖藩籬。

    543 《豐城道中》 宋·鄧深

    西風著衣袂,涼意曉來加。
    宿露眩光彩,朝陽濕精華。
    人煙互疏密,物色興嘆嗟。
    喧囂鴨子市,蕭索漁人家。

    544 《六十吟五首》 宋·方回

    六十衰年萬事嘗,西風回首戰爭場。
    科名官職俱虛幻,學問文章總廢忘。
    死見幾人饒酷毒,生憐此老尚昂藏。
    故應許似籬邊菊,百種花殘獨傲霜。

    545 《題錢選木芙蓉》 宋·方回

    東籬相伴殿西風,我識花神品藻公。
    秋老別無第三品,傲霜黃處拒霜紅。

    546 《題淵明采菊圖》 宋·方回

    東籬東籬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東籬之西拄我杖,秋菊千叢開黃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鴻飛山陽我山陰。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徑就荒猶可尋。

    547 《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 宋·方回

    愛僧予尤愛詩僧,千偈萬頌傳五燈。
    寒山拾得兩奇絕,妙壓神秀盧慧能。
    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稱。
    文溪上人貌古怪,吟壇突兀高千層。

    548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宋·方回

    飛鴻離魚網,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趙廣漢,誰歟哀王孫。
    粹然東南稟,頑薄推廉敦。

    549 《六秋》 宋·方回

    斗杓忽又指西樓,我獨何為此滯留。
    多事心情人轉老,荒城風雨夜爭秋。
    一蓑屢費漁樵夢,杯酒難湔宇宙愁。
    好趁微涼便歸去,豆花籬落荻花洲。

    550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551 《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 宋·方回

    大庾嶺頭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國。
    天下梅花詩最難,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詩萬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黃鶴樓,既有崔顥無李白。

    552 《白菊花》 宋·顧逢

    淵明籬落發鉛華,疑是西湖處士家。
    一白自知非正色,此心只俗比梅花。

    553 《九日對菊》 宋·顧逢

    秋滿南山菊滿籬,卷簾相對坐多時。
    琴中自得無弦趣,蝶與西風總不知。

    554 《對菊》 宋·黃庚

    菊似靈均帶楚愁,餐英人去思悠悠。
    西風籬落甘清苦,不愛春光只愛秋。

    555 《寄菊坡吳府判》 宋·黃庚

    客懷元自惡,非是為秋悲。
    一別又三載,百年能幾時。
    音書無雁時。
    音書無雁寄,心事有鷗知。
    遙想菊坡菊,西風香滿籬。

    556 《即景》 宋·黃庚

    籬落西風野老家,閑看景物感年華。
    柳衰荷改芙蓉死,交割秋光與菊花。

    557 《九日偶書》 宋·黃庚

    水國雁已到,山籬菊未開。
    判吹頭上帽,莫放手不杯。
    幕雨滕王閣,西風項羽臺。
    人生幾臺屐,余恨付蒼苔。

    558 《問菊》 宋·黃庚

    山岡獨立對秋光,一袖西風兩屐霜。
    笑倚東籬問寒菊,自淵明后幾番香。

    559 《寓舍即事》 宋·黃庚

    矮屋編茅槿縛籬,詩人住處恰相宜。
    萬間突兀夢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
    窗下無燈童睡早,林間有月鶴歸遲。
    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東西任所之。

    560 《申港道中》 宋·陸文圭

    兀兀乘肩輿,西風掠老鬢。
    云凍山色暝,水寒江聲近。
    籬根盈尺雪,晴釋才及寸。
    人事日相酬,客路歲將盡。
    急歸掩柴門,地爐撥馀燼。

    * 關于西籬的詩詞 描寫西籬的詩詞 帶有西籬的詩詞 包含西籬的古詩詞(5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