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西方境的詩詞(134首)

    21 《北禪院避暑聯句》 唐·皮日休

    歊蒸何處避,來入戴颙宅。
    逍遙脫單絞,放曠拋輕策。
    ——皮日休
    爬搔林下風,偃仰澗中石。

    22 《北禪院避暑聯句》 唐·皮日休

    歊蒸何處避,來入戴颙宅。
    逍遙脫單絞,放曠拋輕策。
    ——皮日休
    爬搔林下風,偃仰澗中石。

    23 《西江月(十二之七)》 宋·張伯端

    雄里內含雌質,負陰抱卻陽精。
    兩般和合藥方成。
    點化魄纖魂勝。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變龍形。
    雞餐亦乃化鸞鵬。
    飛入真陽清境。

    24 《西江月(十一)》 宋·張伯端

    我見時人說性,只夸口急酬機。
    及逢境界轉癡迷。
    又與愚人何異。
    說得便須行得,方名言行無虧。
    能將慧劍斬魔魑。
    此號如來正智。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愛國傷春

    25 《賀新郎(賦西峰)》 宋·葛長庚

    風送寒蟾影。
    望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渾無奈、天長夜永。

    26 《西江月》 宋·趙桓

    歷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無虞。
    奸臣招致北匈奴。
    邊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湯失守,萬邦不救鑾輿。
    我今父子在穹廬。
    壯士忠臣何處。

    27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頗多野趣,恨不得與微》 未知·未知

    以成酬答。
    末章亦未暇誠,則勢使之然,亦欲粗為恬養之贈耳】
    元稹
    雁思欲回賓,風聲乍變新。

    28 《西江月·一意中宮不動》 元·牧常晁

    一意中宮不動,四方四獸稱臣。
    內丹外藥合天真。
    現出一輪寶鏡。
    此景此時此地,無心無我無人。
    不知誰是本來心。
    湛寂真常妙境。

    29 《西江月·學道須當猛烈》 元·王惟一

    學道須當猛烈,始終確守初心。
    纖毫物欲不相侵。
    方得神凝氣定。
    動靜不離中正,陽生剝盡群陰。
    龍降龍伏鬼神欽。
    行滿便登仙境。

    30 《送勾熙載赴浙西鹽》 宋·陸九淵

    平分浙江流,東境浮海角。
    其民仰魚鹽,久已困征榷。
    麥禾與桑麻,耕鋤到墝埆。
    往歲比不登,場圃幾濯濯。

    31 《醉題埭西酒家》 宋·陸游

    桑麻蒙翳不通鄰,耽酒頹然一老民。
    遣客方眠那是醉?有衣可典未為貧。
    曬翎斜日鷗來熟,印跡平沙雁到新。
    君看此間何境界,癡人猶說吐車茵。

    32 《送方務德將漕廣西時余亦有此除》 宋·曾幾

    壯時一別鬢成絲,忽謾同盤又語離。
    底事不為三日款,相逢猶是半年遲。
    溪邊贈策正楊柳,境上開尊應荔枝。
    莫嘆嶠南荒絕好,光華最有遠人知。

    33 《送關彥遠赴江西》 宋·曾鞏

    食蘗飲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風。
    溪堂興足登臨后,騰閣今歸嘯傲中。
    一榻高懸賓閣峻,二龍俱化縣池空。
    因過勝境須行樂,驛召方當急詔東。

    34 《西禪寺》 宋·喻良能

    修廊千柱壓城陰,山并廬山勝二林。
    六月檐楹無暑氣,四時山水有清音。
    鳥飛不盡上方遠,鯨吼希聞別院深。
    更欲題詩發佳境,泮林講說總關心。

    35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36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3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8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39 《吳山圖記》 明·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
    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
    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

    古文觀止詠物寫人憂民

    40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 關于西方境的詩詞 描寫西方境的詩詞 帶有西方境的詩詞 包含西方境的古詩詞(1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