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軒。行攜二三子,讀書秋樹根。不擬山水窟,忽枉君侯轓。攜持貴人意,仆口不憚煩。
昔詣超師院,聽雨眠疏欞。微吟得深警,小瀹開孤醒。四極何浮浮,織烏飛不停。重來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冉冉飛來紅杏雨,又到去年花落處。花今落慣已如常,莫怪春歸春不語。卻思天女染春時,弄粉調朱傅綠枝。只見插花人似錦,誰知當日手如龜。
東西知隔幾牛鳴,山勢綿綿若引繩。待向岡邊結茅屋,幅巾遙禮夜壇燈。
白云二十七,倒跨楊岐驢。相當子歲年,力挽千乘車。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廬。后來鑿空輩,一一人為徒。
越境能來訪我,扶筇頗肖游僧。得與坐間語味,諒其胸底懷冰。
夢曉寒松掛月,心秋古井含津。至道百家合轍,同風千里成鄰。
欲下前時雪磴,重開向日風翎。此去丁寧華鳥,莫來狼藉春庭。
歸來三徑春草,夢臥一團雨蓑。白發暗移玉燭,昏窗凈洗金波。
世外道人有在,庵中瓶粟無儲。過客未容空去,挽衣相與分蔬。
丞相臨人以惠和,三年鄉校起弦歌。至今旌旆曾游處,猶道當時樂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