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襟去的詩詞(625首)
341
《晚憩石門洞》 宋·王舫
艤棹石門外,天風吹夕陰。
疏鐘醒客夢,危瀑洗塵襟。
龍去洞云薄,鶴歸松露深。
舊碑看米字,猶帶蘚痕侵。
342
《悼倪尚書》 宋·衛涇
舊草揚庭制,旋高曳履聲。
胸襟忠憤切,官職去留輕。
定力鰲為動,浮言蜮自鳴。
太玄從白首,性地轉分明。
343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無言隱幾閉松扃,萬古襟懷獨自靈,點筆時研三鄭篆,彈冠嘗動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來尋北帝經。
天道不須窺牖見,滿門山岳自青青。
346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347
《清風十韻》 宋·張秉
何處來蘋末,蕭騷盡四鄰。
金莖吹曉露,玉宇動輕塵。
易水離歌闋,齊紈怨思新。
泛蘭迷舊澤,落帽會佳辰。
349
《題汪水云詩卷》 宋·張弘道
風檣陣馬不可羈,我亦回首薊北馳。
為我援琴作商聲,和以長吟商聲悲。
遼鶴一去不復返,茫茫天海秋雁飛。
黯然十操發金石,掩卷忍讀胡笳詩。
相逢把臂不可別,白蘋洲渚菊花時。
天涯地角聚復散,水云云水同襟期。
350
《題富覽亭》 宋·張孝章
碧瓦朱甍接翠崖,周回無地著纖埃。
山從云腳斷邊出,水向天根盡處來。
去蜀征帆輕渺渺,隔淮春樹綠洄洄。
偷閒一到塵襟滌,坐見星河落酒杯。
351
《題迎薰閣》 宋·張硯
解慍風來處,朱甍起舊城。
條山供偃蹇,鹽澤借澄泓。
龍廟疑飛出,蓮宮若化成。
亂云堆素彩,遠溜集幽聲。
352
《送僧歸護國寺》 宋·趙況
振錫攜瓶謁未央,薜蘿衣溼若天香。
曉辭丹陛君恩重,笑指舊山歸路長。
何處漱泉吟夜月,幾程聞雨宿云房。
他年松下敲門去,應許塵襟拂石床。
353
《會稽頌·賀監祠》 宋·諸葛興
山簇簇兮環湖,水淼淼兮縈紆。
人何游兮明鏡,鳥何飛兮畫圖。
懷賀老兮今昔,想逸致兮林廬。
老之襟兮天闊,老之神兮秋月,
354
《益清堂偶作》 宋·自強
大洞仙宮古有名,要觀主宰立平生。
掛琴堂上心尤逸,種菊池邊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將契誼與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學大成。
356
《明照坊對雨》 元·宋褧
章臺車馬去如流,白雨霏煙拂畫樓。
九陌平鋪明似練,兩溝急瀉碧于油。
美人虹見西山霽,少女風來北里秋。
涼意滿襟簾幕卷,宮鴉歸樹夕陽收。
357
《十月十一日作》 明·豐坊
去國已逾紀,玄節及茲臨。
修晷何電逝,壯懷終陸沉。
罍罍寒露結,戚戚悲風吟。
芳草委遙澤,驚鳥翔空林。
358
《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明·高棅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側聞梅江水,寒冰玉壺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稱人意,我欲愛之清煩襟。
360
《贈李唐經(二首)》 明·李存
平生尚友心,每欲盡今古。
子來適我愿,一笑與之語。
林深夜闌坐,片月落襟屨。
雖無滿壺酒,足洗千劫慮。
明年訪廬阜,子肯從我去。
¤
* 關于襟去的詩詞 描寫襟去的詩詞 帶有襟去的詩詞 包含襟去的古詩詞(6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