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衰意的詩詞(938首)

    281 《風入松》 宋·謝懋

    老年常憶少年狂。
    宿粉棲香。
    自憐獨得東君意有三年、窺宋東墻。
    笑舞落花紅影,醉眠芳草斜陽。
    事隨春夢去悠揚。
    休去思量。
    近來眼底無姚魏有誰更、管領年芳。
    換得河陽衰鬢,一簾煙雨梅黃。

    宋詞精選美人命運

    282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為憶當時,沉醉里、青樓弄月。
    閑想像、繡幃珠箔,魂飛心折。
    羞向姮娥談舊事,幾經三五盈還缺。
    望翠眉、蟬鬢一天涯,傷離別。

    故鄉閑居

    283 《六州歌頌》 宋·王野

    龍蟠虎踞,今古帝王州。
    水如淮,山似洛,鳳來游。
    五云浮。
    宇宙無終極,千載恨,六朝事,同一夢休。

    284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285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清·納蘭性德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思念

    286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287 《行香子·秋與》 宋·蘇軾

    昨夜霜風。
    先入梧桐。
    渾無處、回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付與千鐘。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秋天感嘆生活

    288 《重贈盧諶》 魏晉·劉琨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典故抒懷抱負勸勉

    289 《代白頭吟》 南北朝·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
    毫發一為瑕,丘山不可勝。

    詠史懷古寫人感慨

    290 《饋歲/別歲/守歲》 宋·蘇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于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饋歲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春節鄉風思念

    291 《祭公諫征犬戎》 先秦·佚名

    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觀兵。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
    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

    古文觀止勸諫故事寓理

    292 《伯夷列傳》 兩漢·司馬遷

    夫學者載籍極博。
    尤考信于六藝。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93 《管晏列傳》 兩漢·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94 《滑稽列傳》 兩漢·司馬遷

    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
    《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95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296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297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298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觀止書信抒憤

    299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300 《釋秘演詩集序》 宋·歐陽修

    予少以進士游京師,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
    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休兵革,養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販,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欲從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古文觀止序文

    * 關于衰意的詩詞 描寫衰意的詩詞 帶有衰意的詩詞 包含衰意的古詩詞(9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