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補的詩詞(350首)

    261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令》 宋·梅堯臣

    良驥不必大,騰羈已超邁。
    良弓不待寒,調弦自勁快。
    宣城古大邑,聽訟易聾聵。
    君能抉其塞,宰與民共賴。

    262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263 《答赴同人》 宋·劉克莊

    莫厭春泥沒膝深,公卿皆拔自詞林。
    鵠袍肯在諸生列,蟲篆原非壯士心。
    山下久無吾屐齒,葦間忽聽子挐音。
    年來懶與人諛墓,欲贈劉叉未有金。

    264 《送黃□赴》 宋·劉克莊

    澤宮選新俊,鼓篋者云從。
    此士堪穿札,同人學避鋒。
    朝家方教胄,天子必臨雍。
    去去飛潛異,云山隔幾重。

    265 《春晚二首其一題原缺,據明本》 宋·王令

    春來還自有游人,常是春歸獨念春。
    落後見花尤更惜,不知誰忍掃和塵。

    266 種牡丹二絕》 宋·蘇轍

    野草凡花著地生,洛陽千葉種難成。
    姚黃性似天人潔,糞壤埋根氣不平。

    267 種牡丹二絕》 宋·蘇轍

    換土移根花性安,猶嫌入伏午陰煩。
    清泉翠幄非難辦,絕色濃香別眼看。

    268 子瞻贈姜唐佐秀才》 宋·蘇轍

    生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姜。
    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場。
    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
    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目長。

    269 《妹婿黃下第歸鄉》 宋·楊億

    家風早占無雙譽,鄉薦曾居第一流。
    昆嶺本期爭片玉,皰刀誰料失全牛。
    風塵不住梁王苑,煙水還依楚客舟。
    應負男兒四方志,故園歸去莫淹留。

    270 《送王之歸南城》 宋·曾鞏

    瘦馬君將去,清樽我謾開。
    眼看新雨露,身帶舊塵埃。
    但喜丹心在,休驚白發催。
    窮通莫須問,功業有時來。

    271 《原州贈王之洛苑同年》 宋·張舜民

    汴上相從又幾星,尚淹符竹守臨涇。
    不須怪我頭添白,且喜逢君眼暫青。
    舊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數半凋零。
    何當展盡平邊策,圖使秦民得敉寧。

    272 《招余之》 宋·鄭獬

    赤泥圓印木蘭酒,欲飲無人共把杯。
    只隔春江一潮信,可有閒訪故人來。

    273 《比以陀刻寄少馮有詩復答之并楊吉老釋介然》 宋·吳則禮

    吾以無作語,刊彼月面背。
    遣似呂南山,未要余子會。
    平生太玄雄,猶有一語在。
    只憐粥飯和,已復不驚怪。

    274 《高之十月旦生朝一絕》 宋·鄭剛中

    明光鑒賦為終篇,政恐前身是漢賢。
    何似高門掛弧矢,漢家此日恰新年。

    275 樂府十篇·帝有虞氏樂歌》 宋·曹勛

    草木繁蕪兮陰雨膏之,百谷豐衍兮寒暑成之。
    萬物護理兮元凱馴之,顧否德之弗類兮敢不允躬以承之。

    276 樂府十篇·帝有虞氏樂歌》 宋·曹勛

    庶揖讓以敉寧兮傳諸罔極,世不乏圣兮惟皇與直。
    俾帝堯之至公兮,終維斗之不忒。

    277 樂府十篇·帝少昊氏之樂歌》 宋·曹勛

    鳥飛于天,魚躍于淵。
    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278 樂府十篇·帝少昊氏之樂歌》 宋·曹勛

    物之生矣,時其殖矣。
    職其宜矣,安其居矣。

    279 樂府十篇·帝少昊氏之樂歌》 宋·曹勛

    神之降依,昭假左右。
    露露所沾,罔不在宥。

    280 樂府十篇·帝有熊氏之樂歌》 宋·曹勛

    於昭上帝,靈命有赫。
    其命維何,卿云五色。

    * 關于補的詩詞 描寫補的詩詞 帶有補的詩詞 包含補的古詩詞(3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