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衣骨的詩詞(759首)

    721 《哭別月村》 宋·黃庚

    三山秀氣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時。
    唐殿策高蕡不第,荊州人去粲何依。
    傳家有子猶堪羨,埋骨無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詩稿在,燈窗讀罷淚沾衣。

    722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723 《夢江彥文》 宋·李處權

    春寒蘋末風尤勁,過雨山林都眼凈。
    西江天來瀉明鏡,劈箭孤帆飛小艇。
    中有丈人若冰壺,冰為眸子玉作膚。
    黃河逆流滄海枯,仿佛羨門丹丘徒。

    724 《贈葉生》 宋·李處權

    帶如當風衣出水,曹吳丹青古莫比。
    一時更有劉與楊,妙手斫泥端及此。
    葉生心匠何瑰奇,異代同聲人所推。
    頗甘蔬飯絕肉想,神物自應來護持。

    725 《行之金部既獲奉祠之請歸赴大阮之約詩以高之》 宋·李處權

    阮籍頗推咸,謝安已舉玄。
    盛事如昨日,風流想當年。
    嶷嶷次對公,人物藝且賢。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726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727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728 《哭女二首》 宋·李覯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喪。
    此生誰骨肉,末識好衣裳。
    看面雖猶小,聞言盡可傷。
    最知憐祖母,句句刮人腸。

    729 《送信講師》 宋·陸文圭

    過士脫名檢,高人落林丘。
    骨性未應殊,作用科不侔。
    講師得三昧,宗學貫九流。
    曾對樹說法,解使石點頭。

    730 《贈季清隱道人》 宋·陸文圭

    虞山綆西城,尚湖繞其趾。
    青屏照玉鏡,屈摺十八里。
    傅聞漢真人,丹成飛入水。
    到今水不腥,魚鱉長而美。

    731 《雪中呈陳參政及檢詳兵部二丈二首》 宋·錢時

    中原赤子帝王州,坦腹何時縛蔡酋。
    聞道鐵衣寒徹骨,邊臣應賜紫茸裘。

    732 《偈頌九首》 宋·釋如凈

    衲衣下事火燒山,臘月家貧徹骨寒。
    堪笑連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733 《頌古五首》 宋·釋如凈

    衲衣下事火燒山,臘月家貧徹骨寒。
    堪笑連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乾。

    734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韓柳肺腸,蘇黃骨髓。
    點著禪衣,香風匝地。
    七十二峰增秀氣。

    735 《昨日出城南行》 宋·釋文珦

    昨日出城南,戰陣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殺氣方騰掀。
    黃塵塞天地,日月為之昏。
    壯士仗忠義,不忘喪其元。

    736 《悠悠萬里行》 宋·釋文珦

    悠悠萬里行,河畔草青青。
    青草有衰歇,遠行無期程。
    秦既滅六國,驅民筑長城。
    長城三千里,將以艱胡兵。

    737 《收懷》 宋·釋文珦

    為知不是功名骨,換著方袍入翠微。
    身事半生貧里過,家園千里夢中歸。
    尋詩野寺云黏屐,采藥名山露濕衣。
    似此疎狂爭怪得,從來野鶴自難鞿。

    738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739 《虞美人草》 宋·舒岳祥

    咸陽一炎燒天戲,重瞳將軍帝業空。
    欲據彭城作盟主,漢王隨手定關中。
    垓下楚歌聞太晚,帳前驚起途已窮。
    當時楚士盡漢歸,只有戰兮心不離。

    740 《巖間宴坐》 宋·舒岳祥

    蛩泣草根露,鶴鳴松頂風。
    標格既有異,音韻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圓月出中峰。
    樵子時往還,野客多仙蹤。

    * 關于衣骨的詩詞 描寫衣骨的詩詞 帶有衣骨的詩詞 包含衣骨的古詩詞(7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