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衣衣的詩詞(369首)

    141 《浣溪沙·貼體宮羅試夾衣》 元·劉仲尹

    貼體宮羅試夾衣。
    冰藍嬌淺染東池。
    春風一把瘦腰支。
    戲鏤寶鈿呈翡翠,笑拈金翦下酴?。
    最宜京兆畫新眉。

    142 《滿庭芳·體掛云衣》 元·劉處玄

    體掛云衣,身如布素,應為莫厭清貧。
    道無形象,大悟里頭真。
    憎愛心無有德,俱贊美、歸順良因。
    洪禧至,閑看法教,松竹每為鄰。

    143 《漁家傲·五月都城猶衣夾》 元·歐陽玄

    五月都城猶衣夾。
    端陽蒲酒新開臘。
    月傍西山青一掐。
    荷花夾。
    西湖近歲過苕*。
    血色金羅輕汗浹。
    宮中畫扇傳油法。
    雪腕彩絲紅玉甲。
    添香鴨。
    涼糕時候秋生榻。

    144 《遺衣壇》 宋·陳煥

    一點殘燈照夜闌,洞深云氣逼人寒。
    仙翁從此乘鸞去,不見遺衣見古壇。

    145 《寄衣曲》 明·張羽

    家機織得流黃素,首尾量來寬尺度。
    象床玉手熨帖平,緩剪輕裁燭花莫。
    含情暗忖今瘦肥,著處難知宜不宜。
    再拜征人寄將去,邊城寒早莫教遲。
    歸掩雙扉空淚落,舊繡遮身曉寒薄。
    良人早得封侯歸,妾身何愁少衣著。

    146 《游仙詩(瓊章亡后,仲韶夢青衣小鬟持寄)》 清·葉小鸞

    可是初逢萼綠華,瓊樓煙月幾仙家。
    坐中聽徹《涼州曲》,笑指窗前夜合花。

    147 《謁麻衣祠》 宋·陳山泉

    雨晴泥路滑,杖履豈徒勞。
    雙檜塔前老,一峰天外高。
    錫泉通殿砌。
    巖瀑起波濤。
    欲問麻衣意,風林作怒號。

    148 《寄衣》 明·鄧氏

    欲寄寒衣上帝都,連宵裁剪眼模糊。
    可憐寬窄無人試,淚逐西風灑去途。

    149 《補衣》 宋·蔣廷玉

    百補未成片,何緣御得寒。
    拆時如網裂,紉處著針難。
    色樣多無定,花紋斗不完。
    分明類禪衲,其奈戴儒冠。

    150 《賀陳隨隱以布衣除東宮掌書》 宋·柳桂孫

    鏤玉裁冰字字奇,少年親結九重知。
    君臣際遇榮千載,父子推敲冠一時。
    罍進楚蘭黃奏雅,瓶分陶菊夜聯詩。
    五云樓近開黃道,金紫連班進赤墀。

    151 《賀陳隨隱以布衣除東宮掌書》 宋·呂三余

    青宮樓觀近堯階,班列屏風間坐開。
    人羨杜閒生杜甫,天教蘇颋繼蘇環。
    馬歸禁苑行邊柳,鶴伴平山隱處梅。
    我恨長才斸黃獨,兀年無計策衰頹。

    152 《烏衣巷》 宋·羅必元

    烏衣池館一時新,晉宋齊梁舊主人。
    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

    153 《自滁陽回至烏衣鎮》 宋·潘檉

    行人元不恨長途,下馬旗亭酒可沽。
    回首瑯琊山不見,西風吹起豆田烏。

    154 《景定癸亥特旨以布衣陳隨隱除東宮掌書作賀之》 宋·錢舜選

    吟筆何須管用銀,日供譔述圣恩新。
    只今已脫凡塵去,便作金丹換骨人。

    155 《景定癸亥特旨以布衣陳隨隱除東宮掌書作賀之》 宋·錢舜選

    夜泛孤篷載月船,靜搜吟料六橋邊。
    詩成上達宸聰了,流落人間到處傳。

    156 《園通白衣閣》 宋·釋懷賢

    白衣閣外繞珠欄,人在琉璃菡萏間。
    誰把此花為刻漏,修行不放一時間。

    157 《白衣人簡凈人呈度牒》 宋·釋居簡

    袖出天書喜動容,從來汗馬不言功。
    長鞭未舉追風去,回首相尋異類中。

    158 《授衣》 宋·宋度宗

    從來人事順天時,九月才更即授衣。
    可笑縈裘臨歲晚,履霜猶自未知幾。

    159 《遺衣壇》 宋·宋煜

    駕鶴乘鸞歸紫府,仙凡從此不相干。
    要傳當日飛升事,收拾遺衣為結壇。

    160 《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解衣磐》 宋·席羲叟

    林宗烏幘任欹傾,緩帶荷風拂面清。
    城市輪蹄鬧如織,飄然從此便登瀛。

    * 關于衣衣的詩詞 描寫衣衣的詩詞 帶有衣衣的詩詞 包含衣衣的古詩詞(3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