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衣緣的詩詞(615首)

    1 《繡袈裟衣緣》 唐·長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唐詩三百首宮廷早朝

    2 《成都為客作》 唐·田澄

    蜀郡將之遠,城南萬里橋。
    衣緣鄉淚濕,貌以客愁銷。
    地富魚為米,山芳桂是樵。
    旅游唯得酒,今日過明朝。

    3 《發光林寺》 宋·李彌遜

    朝發光林寺,崎嶇渡復攀。
    衣緣翠濕,側足下蒼頑。
    急雨欲平澗,斷云時見山。
    祗應超勝地,行路未嘗難。

    4 《挽熊仲賢監酒二首》 宋·彭龜年

    嘆息熊公子,胸中亦自奇。
    衣緣客至,沽酒趁花期。
    滿眼皆知己,平生卻數奇。
    一官終未試,回首不堪思。

    5 《食苦筍》 宋·張九成

    吾鄉苦筍佳,出處惟石屋。
    玉肌膩新酥,黃衣緣深綠。
    林深恐人知,頭角互出縮。
    煙雨養春姿,此物未成熟。

    6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唐·岑參

    青衣誰開鑿,獨在水中央。
    浮舟一躋攀,側徑緣穹蒼。
    絕頂詣老僧,豁然登上方。
    諸嶺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7 《鳳閣南廳槐樹半生死雖遇陽和終呈枯朽…緣情率爾為詠》 唐·李懷遠

    庭槐歲月深,半死尚抽心。
    葉少寧障日,枝疏不礙禽。
    帷幄諒無取,棟梁非所任。
    愧在龍樓側,羞處鳳池陰。
    未能辭雨露,猶得款衣簪。
    惜悲生意盡,空馀古木吟。

    8 《緣識》 宋·宋太宗

    塵中罔測上玄機,日月忙忙速似飛。
    閑境不能精妙道,疑情謾說六銖衣。

    9 《緣識》 宋·宋太宗

    仰望秋天色,月華露濕衣。
    傳更方興罷,螢繞御階飛。

    10 《補衣》 宋·蔣廷玉

    百補未成片,何緣御得寒。
    拆時如網裂,紉處著針難。
    色樣多無定,花紋斗不完。
    分明類禪衲,其奈戴儒冠。

    11 《赭衣舂》 宋·張登辰

    赭衣舂永巷,酸風起幕杵。
    聲聲碎妾心,妾見痛隔三千里。
    灞水歡迎骨肉恩,子母再見無由緣。
    誰將鴆羽飲龍子,晨獵上林如意死。

    12 《題衲衣》 明·陸樹聲

    解組歸來萬事捐,盡將身世付安禪。
    披來戒衲渾無事,不尚歌姬為乞緣。

    13 《謝蘇州史君張子儀尚書贈衣服送酒錢》 宋·楊萬里

    香山老益窶,欲賣宅與田。
    荊南贈春服,侍中送酒錢。
    何如韋蘇州,一日兼兩賢。
    酒錢隨春服,并至南溪邊。

    14 《喜遷鶯·萬緣多暇》 宋·無名氏

    萬緣多暇。
    便杖屨閑游,田園鄰舍。
    雨笠風巾,鶉衣鶴骨,韜晦翠微峰下。
    眼底世情群擾,方外天機獨霸。

    15 《唐衣二首》 宋·劉克莊

    傳來兩個詩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
    華似莊農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16 《周天益由福僑劍水災毀室輒奉小詩勸緣》 宋·劉克莊

    水患被東南,陵谷倏變易。
    朝猶萬家聚,夕為一沙磧。
    非惟齊民災,亦是詩人厄。
    鸛鳴魯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處士泥沒膝。

    17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師去無為十五年,重來猿鶴亦忻然。
    此生不負今朝祝,冀結龍華會里緣。

    18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老懷歸去幾何年,吳越宗風久寂然。
    聞說近來獅子吼,應將驢腳問生緣。

    19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法華靈應著當年,今古何曾有間然。
    不見后身房次律,卻因和璞記前緣。

    20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達磨東來不記年,一燈然處百燈然。
    顧從清凈求明了,應喜晨齋學省緣。

    * 關于衣緣的詩詞 描寫衣緣的詩詞 帶有衣緣的詩詞 包含衣緣的古詩詞(6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