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衣籠的詩詞(396首)

    341 《謝薛端公寄惠素紗》 宋·魏野

    鶴色紗蒙烏府寄,裁衣不稱著林中。
    水亭君有親題處,留待他時染碧籠。

    342 《薔薇》 宋·魏野

    碎剪紅綃間綠叢,風流疑在列仙宮。
    朝真更欲熏香去,爭擲霓衣上寶籠。

    343 《和邵資政》 宋·曾鞏

    拂衣久欲求三徑,竊食聊須把一麾。
    世路賤貧從所好,老年胸臆固無奇。
    樊籠偶得滄洲趣,蕪纇難酬白雪辭。
    督府繇來恩禮厚,每容商也與言時。

    344 《櫻桃》 宋·張舜民

    云陽初獻滿筠籠,黃蠟新衣色半紅。
    今日嶺邊空對酒,偷將淚眼望秦中。

    345 《有童子市龜七以百金得而放之》 宋·韓元吉

    百金為換七玄衣,自啟筠籠俯釣磯。
    白水真人聊并聘,清江使者遂同歸。
    負圖可但逢時出,曳尾寧須與世違。
    好去滄波莫回首,余不寧下柳依依。

    346 《鷓鴣天 正月十一日觀燈》 宋·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
    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

    347 《觀燈口號》 宋·姜夔

    花帽籠頭幾歲兒,女兒學著內人衣。
    燈前月下無歸路,不列天明亦不歸。

    348 《六宮戲嬰圖》 元·楊維楨

    黃云復壁椒涂蘇,銀床水噴金蟾蜍。
    宜男草生二月初,燕燕求友烏將雛。
    芙蓉花冠金結樓,飄飄盡是瑤臺侶。
    宮中個個承主恩,豈復君王夢神女。

    349 《無題效商隱體四首》 元·楊維楨

    主家院落近連昌,燕子歸來舊杏梁。
    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教雪衣娘。
    卷衣甲帳春容曉,吹笛西樓月色涼。
    今夜阿鴻新進劇,黃金小帶荔枝裝。

    350 《宮詞(十二首)》 元·楊維楨

    薰風殿閣日初長,南貢新來荔子香。
    西邸阿環方病齒,金籠分賜雪衣娘。

    351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惟民食為命,王政之所先。
    海鹺實天物,厥利何可專。
    貪臣務聚財,張羅密于氈。
    厲禁及魚蝦,鹵水不得煎。

    352 《北山梨花(有序)》 明·楊基

    北山梨花千樹栽,年年清明花正開。
    薛君好事兩邀我,騎馬看花攜酒來。
    看花出郭我所愛,況是梨花最多態。
    我牽塵俗不得赴,花本無情花亦怪。

    353 《晚春(三首)》 明·楊基

    旌旗獵獵繞高城,曲水飄香出繡楹。
    雨頡風頏枝外蝶,花遮柳映樹頭鶯。
    乍籠紗幘羞容老,試著羅衣覺體輕。
    猶憶醉歸湖上路,滿身飛絮馬縱橫。
    ¤

    354 《寄師文二首》 宋·陳造

    世涂豈必盡籠囚,自是迂疏拙應酬。
    簿領嬰心寧素志,夢魂何日不滄洲。
    揆吾溫飽兒堪托,平昔行藏婦與謀。
    已判來年拂衣去,寄言亟辦釣魚舟。

    355 《客以詩為東園飲不果次其韻二首》 宋·陳造

    春池照影紅錦衣,鴛鴦與鴨同低摧。
    金籠鸚鵡頗誶語,解道春色今寒灰。
    客來命笑還錯莫,此情不似君情薄。
    會須把酒杏花前,只喚茶甌充罰爵。

    356 《出茂州》 宋·李新

    日落城空鳥少知,戰場依舊昔人非。
    雪花籠石商皓首,楓葉滿山秦赭衣。
    月入空罍人自恥。
    塵蒙西榻客元稀。
    窮荒石紐那生禹,料得當時殛鯀歸。

    357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358 《野趣亭》 宋·汪莘

    晚唐多處士,林亭足娛嬉。
    吾鄉盛儒冠,何園可棲遲。
    負者有不能,富者有不為。
    我窮不出門,出門復坐馳。

    359 《帥相泛巨舟東下水淺不可進盤旋三日僅至菱黃》 宋·曹彥約

    半日冬冬離岸鼓,萬斛龍驤發南浦。
    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啞更雙櫓。
    眼前突兀勝華屋,前廳中堂后圊浴。
    主人燕坐擁歌舞,晝捧金樽夜銀燭。

    360 《和前送吳季永工侍韻二首寄宣城使君尚書叔永》 宋·程公許

    詞林巨擘久心降,萬斛龍文只手扛。
    革履似因求見數,朱衣暫隔引前雙。
    明當歸辟翹材館,想未能忘濯錦江。
    剩向云間籠白鶴,他年攜伴讀書窗。

    * 關于衣籠的詩詞 描寫衣籠的詩詞 帶有衣籠的詩詞 包含衣籠的古詩詞(3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