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衣帽年的詩詞(112首)
102
《送王德和提舉淮東》 宋·姜夔
京塵吹帽汗淋衣,相見頻年只道歸。
省里移文那得了,家邊持節未為非。
煮乾碧海知誰用,割盡黃云尚告饑。
可得不為根本計,秋風還見雁南飛。
103
《送硯與周宰》 宋·朱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媼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為聲玉為質。
藉以綈衣便契攜,置之烏皮長拂拭。
憶昨隨計西入關,太學三年同寢食。
104
《倦游》 宋·楊冠卿
歸去陶彭澤,重來丁令威。
逢場真戲劇,閱世識危機。
蠻雨沾烏帽,京塵黯素衣。
回頭今自笑,三十六年非。
106
《沁園春·萬里戌邊》 宋·李曾伯
萬里戌邊,八載去家,始遂一歸。
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
豈得閑身,毋庸多議,感荷九重淵聽知。
當時事,似狂瀾欲倒,孰障東之。
107
《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 宋·項安世
君不見昆罔烈焰燔蒼穹,中有一氣亙天如白虹。
又不見徂徠之山丈雪,但見磊塊硉兀錯立于其中。
從來人事看晚歲,不興兒童爭此世。
五金流處要璠玙,萬木枯時待松桂。
108
《二十三日大雪彌甚》 宋·方回
壓船塞戶路迷迷,絮帽氈衣馬緩驅。
一夜遽然三尺許,萬家歡謂幾年照。
美觀頓覺湖山改,生意潛回草木枯。
面賤米平來歲事,饑民誰與續朝晡。
109
《小酌》 宋·黃庚
小酌園林酒半醺,落紅影裹惜余春。
插花歸去蜂隨帽,傍柳行來鷗避人。
白發尚為千里客,黃金難鑄百年身。
何時歸賦滄浪水,浣我征衣萬斛塵。
110
《前之十首次詩》 宋·釋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
守株林下頭添雪,掩卷燈前淚滴衣。
過隙寸陰真可惜,流芳百世不笤歸。
沐蘭幾度彈烏帽,又欲沖天放鶴飛。
111
《九日》 宋·楊公遠
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時新。
又逢九日寒花節,不覺三年逆旅身。
烏帽戀頭渾忤俗,白衣送酒竟無人。
翻思杜牧牛山句,誰解清吟繼后塵。
112
《聽查八十彈琵琶》 明·王稚登
查翁琵琶天下聞,奇妙不數康昆侖。
六月虛堂發清響,泉鳴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彈之戛哀玉。
邊雨夜裂交河冰,朔風秋折穹廬竹。
* 關于衣帽年的詩詞 描寫衣帽年的詩詞 帶有衣帽年的詩詞 包含衣帽年的古詩詞(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