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初成得賜環,未應苔蘚上蒼顏。據鞍華岳旌旄里,回首淮山夢想間。烽火日傳西塞靜,丘陵應伴壯心閑。終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髯龍飛空去云急,雨翁蹋云挽龍入。猩啼鶴怨凝春愁,三十六峰黛鬟濕。紫陽照空天夜明,棲煙采玉唐宣平。碧桃自熟人自遠,千秋月露含凄清。
吾家昔住匡廬北,少小未能知看山。南北東西今老矣,欲從圖籍見班班。
要為冷語豁心胸,孰若相羊澗谷中。試把遺編一開讀,恍疑澗谷為鳴風。
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頭。吾道才余白鹿洞,寂寥幾載有新修。
慘澹松圍障,蜿蜒石隱龍。背城無數里,獻狀有千峰。此地雖為寓,茲山特未逢。因公九日集,臨眺得從容。
聞道常年會,尚書領客來。公能哦舊句,我恨闕初陪。郁胡云峰南,蒼蒼石磴苔。人亡與節逝,已矣兩裴回。
出郭雨遽止,下山云復收。人疑有神護,神若為人謀。敗壁凄涼句,鄰家斷續謳。明年回雁上,應憶此山頭。
故人移住遠,明月掛檐遲。誰復相過語,何從更覓詩。白頭甘斗食,青眼望群兒。想見靈山閣,云峰夏愈奇。
渺渺湘水波,浩浩衡山云。悠悠我之思,皎皎兮美人。美人不可見,陵谷日遷變。風塵方紛攘,意者生死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