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衙衙的詩詞(37首)

    21 《題陜府同判衙吏隱亭》 宋·魏野

    小亭高岸上,危絕復何言。
    墨跡唐丞相,詩牌宋狀元。
    山形連二華,河勢瀉三門。
    吏隱真宜此,無窮景滿軒。

    22 《南衙寺會宿王鮑二同年》 宋·張舜民

    遍走長城塞,歸由舜阪頭。
    榜中千里駿,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關河逼寺樓。
    寧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23 《和可道紅同館於都統衙》 宋·程公許

    于理玄同孔老瞿,客塵覺似淅消除。
    一生嚼蠟有余味,兩載離家難幾書。
    君已杰心參祖意,我猶滯相問童初。
    寶巖不作桑間戀,榆館能來慰索居。

    24 《蘇文定衙前至京湖三口帖贊》 宋·岳珂

    周禾周穎,趙不連璧。
    層見間出,又其偉特。
    有美潁濱,味道自得。
    既相師于父子,又齋驅于翰墨。
    吾評其人,概猶可識。
    蓋嚴重端肅者老泉之教,而淳勁邁往者長公之德。

    25 《和尉衙落成贈阮梅仙》 宋·何夢桂

    梅仙貴介出侯門,庭砌猶傳有紫荊。
    黃綬銅章官小試,青溪花縣室初成。
    公衙好作三年計,少府香留百代名。
    田野近聞多犬吠,夜深刁鼓要分明。

    26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街聲崇墉隔,畏客陶詩興。
    枯梅三兩株,僅有枝條剩。
    斜暉臥竹棚,疊蘚覆石磴。
    始來覬聯屬,久去歸蹭蹬。
    萬丈廬山高,苦恨無樓憑。
    此時坐寬涼,忘卻船如甑。

    27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官榷采山利,朝廷責辦重。
    斂散各有司,設置不為冗。
    商人突如來,責去不旋踵。
    閒時不養恬,且絕追胥恐。
    獨慨無依人,心跡徒距踴。
    何人干共二,望蜀覬光寵。

    28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閒中望廬阜,棱層翠如櫛。
    所恨身重累,莫學飛舉術。
    遠眺曉云障,橫截山半出。
    其下瞰蒼流,其上爍紅日。
    奇譎千萬狀,云行自徐疾。
    江風忽西吹,云氣轉頭失。

    29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前憂將盡捐,后慮方覺夥。
    舉動必有礙,側近類鱉跛。
    但知就酸吟,不悔為計左。
    秋令向老去,甘困樊籠鎖。
    愁境畏風波,慵捩秋江柁。
    四顧無可尋,白日醉白墮。

    30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掀簾掣吾肘,偶牽衫袖裂。
    腐縷積汗垢,欲紉向誰說。
    忙起易衣披。
    不暇惜疊雪。
    試新反相惱,轉覺身觸熱。
    天涼日漸深,裝寒逼時節。
    身章素不尚,臨事轉添拙。

    31 《初至江城寓分司衙》 宋·董嗣杲

    書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
    今辰忽向船亭坐,頭眩猶類瀕江牽。
    履平劃地若恍惚,四體不舒慣臲杌。
    自嗟時滯久勞苦,驅馳負得貧筋骨。

    32 《留分司衙》 宋·董嗣杲

    往為幾苦浪濤驚,塵役而今亦懶營。
    雪積墻腰連屋瑩,日涵城影接江平。
    市樓有酒晴旗小,賓館無人夜榻清。
    孤坐搜吟難造妙,霜風吹月紙窗明。

    33 《宿雄江統制衙》 宋·董嗣杲

    往分蓮社供,歸向草廬眠。
    山寨差更鼓,春江走戰船。
    風光隨處別,鬢影倩誰憐。
    花柳西湖曲,招邀憶去年。

    34 《金州行衙二首》 宋·張嵲

    寥寥空館風號木,浩浩長云雪過窗。
    故國幾重輕靄外,歸心一夜滿寒江。

    35 《金州行衙二首》 宋·張嵲

    灘聲吹浪城邊壯,寒漏鏘金枕畔搖。
    庭樹不隨群木落,霜風著葉夜蕭蕭。

    36 《金州行衙》 宋·張嵲

    城頭翻鼓罷,庭樹晚風愁。
    破隙華星大,當檐素月流。
    灘聲侵夜急,江霧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樓。

    37 《移居戍將衙》 宋·陳杰

    細柳連營地,高風昨夜秋。
    叟兵擐甲嘆,中婦寄衣愁。
    白骨閨猶夢,黃丁籍已收。
    江南窮巷士,抵掌說封侯。

    * 關于衙衙的詩詞 描寫衙衙的詩詞 帶有衙衙的詩詞 包含衙衙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