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逕的詩詞(148首)

    61 《題資州東巖》 宋·鄭鋼

    逕轉得幽谷,云巖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62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宋·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陰野逕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臥黃云。
    薄槿煙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陽人不見,雞鶩自成群。

    63 《代兒童作立春貼門詩三首》 宋·范成大

    綠野添花逕,青春引杖藜。
    家人行樂處,雙勸玉東西。

    64 《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 宋·楊萬里

    補種杉松逕已成,泥乾塵凈正堪行。
    草芽并作傷心碧,只欠先生屐子聲。

    65 《暮熱游荷池上五首》 宋·楊萬里

    玉礫金沙一逕長,暑中無處可追涼。
    獨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風水不香。

    66 《城頭曉步二首》 宋·楊萬里

    古城秋後不勝荒,人跡新行一逕長。
    竹影巳搖將午日,草根猶有夜來霜。

    67 《游蒲澗呈周師蔡漕張舶》 宋·楊萬里

    勝日從公蒲澗游,萬岳聲滿千崖秋。
    一逕如蛇三百曲,繞盡山腹到山頭。
    穹巖千仞欹欲裂,仰看飛泉瀉云窟。
    鏘成環佩奏成琴,濺作珠璣霏作雪。

    68 《之永和小憩資壽寺》 宋·楊萬里

    石子密鋪逕,竹莖疏作行。
    不緣憩騶仆,幾失此山房。
    佛像看都好,林花靜自香。
    未須清興盡,歸更備僧床。

    69 《過謝家灣》 宋·楊萬里

    行盡牛蹊兔逕中,忽逢平野四連空。
    意隨白鷺一雙去,眼過青山千萬重。
    近嶺已看看遠嶺,連峰不愛愛孤峰。
    一丘一岳知何意,疏盡官人著牧童。

    70 《早炊童家店》 宋·楊萬里

    長亭深處小亭奇,雜蘤粗蕤亦有姿。
    羊角豆纏松葉架,雞冠花隔竹槍籬。
    不辭雨臥風餐里,可惜橙黃橘綠時。
    行到前頭楊柳逕,平分紅白兩蓮池。

    71 《同吉老飲清平戲作集句》 宋·黃庭堅

    飛蓋相追隨,攜手共行樂。
    我有一樽酒,聊厚不為薄。
    珍木郁蒼蒼,眾鳥欣有托。
    密竹使逕迷,初篁包綠籜。

    72 《和堯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宋·司馬光

    野迥秋光滿,逕微朝露寒。
    登高與行遠,余力尚桓桓。

    73 《嵩山十二首·中峰》 宋·歐陽修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盤。
    一逕林杪出,千巖云下看。
    煙嵐半明滅,落照在峰端。

    74 《叢臺歌》 宋·賀鑄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人生物數不相待,摧頹故址秋風前。
    武靈舊垅今安在,禿樹無陰困樵采。
    玉簫金鏡未銷沈,幾見耕夫到城賣。

    75 《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宋·賀鑄

    九江賢令尹,千載兩相望。
    昔也陶彭澤,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興挹羲皇。
    避俗陶無悔,達生吾與章。

    76 《邯鄲郡樓晚望》 宋·賀鑄

    新涼瀉軒檻,草木帶秋聲。
    闊水倒嵐影,洗磨刀戟明。
    百蟲暮吟動,一鳥歸思輕。
    晚律駭徂景,羈懷念勞生。

    77 《依韻和達觀禪師春日雪中見寄》 宋·梅堯臣

    密霰來新歲,春陽氣漸微。
    侵庭草芽凍,紛雜雁行飛。
    江寺誰開逕,湖山我欲歸。
    雨花無六出,休怪著人衣。

    78 《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 宋·王禹偁

    歲暮山城雪,民和歲有秋。
    深聞五袴詠,聊減貳車愁。
    凌亂藏溪寺,霏微酒郡樓。
    凍宜粘酒旆,香好試茶甌。

    79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80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 關于行逕的詩詞 描寫行逕的詩詞 帶有行逕的詩詞 包含行逕的古詩詞(1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