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路者的詩詞(645首)
541
《送令狐明府》 唐·皇甫冉
行當臘候晚,共惜歲陰殘。
聞道巴山遠,如何蜀路難。
荒林藏積雪,亂石起驚湍。
君有親人術,應令勞者安。
542
《水龍吟》 宋·蘇軾
萬里,不可到。
天臺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
”自然乃還,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
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余。
543
《水調歌頭》 宋·周紫芝
生日詞者,蓋自竹坡老人始也
白發三千丈,雙鬢不勝垂。
人間憂喜如夢,老矣更何之。
蘧玉行年過了,未必如今俱是,五十九年非。
545
《沁園春(問杜鵑)》 宋·陳人杰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
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
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548
《賀新郎》 宋·王奕
復不淮楚,往復六千里,共賦此詞,括盡山川所歷之妙,真所謂茲行平生者也
有客過東魯。
自葛水、泛舟西下,帆開三楚。
萬里湖光磨水鏡,際五老、落星煙渚。
549
《賀新郎》 宋·王奕
復不淮楚,往復六千里,共賦此詞,括盡山川所歷之妙,真所謂茲行平生者也
有客過東魯。
自葛水、泛舟西下,帆開三楚。
萬里湖光磨水鏡,際五老、落星煙渚。
550
《賀新郎(及第作)》 宋·姚勉
嘗不喜舊詞所謂‘宴罷瓊林,醉游花市,此時方顯男兒志。
’以為男兒之志,豈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說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澤民而後可,嘗欲作數語易之而未暇。
癸丑叨忝誤恩,方圓前話,以為他日魁天下者之勸,非敢自炫也。
夫以天子之所親擢,蒼生之所屬望,當如之何而後可以無負之哉。
553
《依韻和永叔見寄》 宋·梅堯臣
春風約柳一片西,欲托鳥翼傳音稽。
昨朝偶向東城去,草草又逢驄馬蹄。
長髯御史威正峭,沙堤來坐氣吐霓。
我乘小駟雖甚瘦,喜見驂馭猶解嘶。
554
《詠懷》 魏晉·阮籍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
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555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556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557
《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縈紆行木杪,腳力窮時山更好。
苦吟轉覺嘉句慳,遠望方知眾山小。
登臨自昔知幾人,留題暗苔新事物。
吁嗟開辟歲時久,名字湮沒多無聞。
558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 關于行路者的詩詞 描寫行路者的詩詞 帶有行路者的詩詞 包含行路者的古詩詞(6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