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越山的詩詞(587首)
501
《題許介這譽文堂》 宋·樂雷發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書鐘公以遺逸薦東溪先生許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補初品官、衡州戶掾。
其誥詞于始,則有夙有譽處、且嫻文辭之褒;于終,則有其以行義、教于鄉里之勉。
502
《登燕子磯》 現代·溥心畬
亂后悲行役,空尋孫楚樓。
蕭蕭木葉下,浩浩大江流。
地向荊襄盡,山連吳越秋。
伊人在天末,瞻望滿離憂。
503
《夜宿宣風館》 明·王守仁
山石崎嶇古轍痕,沙溪馬渡水猶渾。
夕陽歸鳥投深麓,煙火行人望遠村。
天際浮云生白發,林間孤月坐黃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504
《過漁浦作》 宋·刁約
一水相望越與杭,渡頭人物見微茫。
翩翩商楫來谿口,隱隱耕犁入富陽。
市肆凋疏隨浦盡,山峰重疊傍江長。
民瞻熊軾咸相謂,太守經行此未嘗。
506
《試茗泉》 宋·陸九韶
邂逅成山行,往往有異景。
奇峰爭呈露,獨不見試茗。
逶迤即道周,澄泓得幽井。
淆之不可濁,凝然如自省。
龜蒙于越來,儻亦煮石鼎。
豈為渴者甘,醯夢當一警。
508
《聞雁篇》 明·李士允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511
《題義方書舍》 明·王紱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512
《贈王思延都護》 明·楊承鯤
讀書十年無一字,雷雨荒山走魑魅。
垂老不知行路難,翻向衡門紀災異。
眼中五岳分秋毫,筆底風霜半憔悴。
朅來燕市三日游,擊筑泣下常幽憂。
513
《志別》 明·張元凱
祖道一尊酒,涼風江上生。
楓林一葉丹,秋動千山聲。
星離越溪水,雨散吳王城。
我昔游燕趙,居人送我行。
今我亦送客,酒盡淚欲傾。
乃知送我者,掩袂多至情。
514
《何公橋》 宋·蘇軾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人之往來,如鵜在河。
順水而行,云馳鳥疾。
維水之利,千里咫尺。
515
《哭刁景純》 宋·蘇軾
讀書想前輩,每恨生不早。
紛紛少年場,猶得見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従毫末中,自養到合抱。
517
《臨江小泊》 宋·戴復古
艤舟楊柳下,一笑上茶樓。
適與胡僧遇,非因越女留。
云行山自在,沙合水分流。
獨酌臨清泚,知心是白鷗。
518
《送僧歸保寧》 宋·秦觀
西湖環岸皆招提,樓閣晦明如臥披。
保寧復在最佳處,水光四合無端倪。
車塵不來馬足斷,時有海月相因依。
上人弱齡已隸此,心目所證惟瑰琦。
519
《秋日遣懷》 宋·陸游
野風聲如潮,溪水色可染。
浮云時翳日,亦作雨數點。
行歌雖放浪,未至越繩檢。
蕭然茅三間,送老此山崦。
520
《東堂晨起有感》 宋·陸游
不解飛車越九州,青鞋處處為山留。
百年未盡且作夢,三日閑行聊散愁。
世上幾經華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
龍泉幸是無人斸,莫露光芒上斗牛。
* 關于行越山的詩詞 描寫行越山的詩詞 帶有行越山的詩詞 包含行越山的古詩詞(5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