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行的詩詞(6244首)

    841 《貴主征行樂》 唐·李賀

    奚騎黃銅連鎖甲,羅旗香干金畫葉。
    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
    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捎鞭上空綠。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帳未開分錦衣。

    842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唐·李賀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843 《致酒行》 唐·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懷才不遇飲酒抒懷

    844 《三月過行宮》 唐·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墻,風嬌小葉學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845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唐·李賀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橋倚云阪,候蟲嘶露樸。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

    846 《猛虎行》 唐·李賀

    長戈莫舂,長弩莫抨。
    乳孫哺子,教得生獰。
    舉頭為城,掉尾為旌。
    東海黃公,愁見夜行。
    道逢騶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鳴。
    泰山之下,婦人哭聲。
    官家有程,吏不敢聽。

    寫虎憂憤憂國

    847 《日出行》 唐·李賀

    白日下昆侖,發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
    旸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爾鑠石,胡為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寫雨

    848 《塘上行》 唐·李賀

    藕花涼露濕,花缺藕根澀。
    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溘溘。

    849 《白虎行》 唐·李賀

    火烏日暗崩騰云,秦皇虎視蒼生群。
    燒書滅國無暇日,鑄劍佩玦惟將軍。
    玉壇設醮思沖天,一世二世當萬年。

    850 《送王十一南行》 唐·元稹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
    風調烏尾勁,眷戀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涌高浪,楓樹搖去魂。

    寫景山水田園抒情

    851 《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公歸…贈詩十四韻》 唐·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爐。
    中臺歸內座,太一直南都。
    黃霸乘軺入,王尊叱馭趨。
    萬人東道送,六纛北風驅。

    抒情

    852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853 《誚盧戡與予數約游三寺,戡獨沉醉而不行》 唐·元稹

    乘興無羈束,閑行信馬蹄。
    路幽穿竹遠,野迥望云低。
    素帚茅花亂,圓珠稻實齊。
    如何盧進士,空戀醉如泥。

    854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唐詩三百首懷古宮怨

    855 《醉行》 唐·元稹

    秋風方索漠,霜貌足暌攜。
    今日騎驄馬,街中醉蹋泥。

    856 《遣行十首》 唐·元稹

    慘切風雨夕,沉吟離別情。
    燕辭前日社,蟬是每年聲。
    暗淚深相感,危心亦自驚。
    不如元不識,俱作路人行。

    857 《醉行》 唐·元稹

    秋風方索漠,霜貌足暌攜。
    今日騎驄馬,街中醉蹋泥。

    858 《遣行十首》 唐·元稹

    慘切風雨夕,沉吟離別情。
    燕辭前日社,蟬是每年聲。
    暗淚深相感,危心亦自驚。
    不如元不識,俱作路人行。

    859 《伴僧行》 唐·元稹

    春來求事百無成,因向愁中識道情。
    花滿杏園千萬樹,幾人能伴老僧行。

    860 《與太白同之東洛至櫟陽太白染疾駐行…雪后望山》 唐·元稹

    共作洛陽千里伴,老劉因疾駐行軒。
    今朝獨自山前立,雪滿三峰倚寺門。

    * 關于行行的詩詞 描寫行行的詩詞 帶有行行的詩詞 包含行行的古詩詞(62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