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腳的詩詞(836首)
361
《滿江紅 寄何侍御》 元·魏初
少日肝腸,云夢地、氣吞八九。
今老去,才疏計拙,百居人后。
倦處收回行路腳,懶來噤卻吟詩口。
算從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
363
《蘇幕遮·玉爐中》 元·高道寬
玉爐中,燒丹藥。
鍛煉三成,最上真個妙。
海底龜蛇勤收捉。
納在壺中,煉就圓明覺。
照無邊,光灼灼。
順手拈來,直下長生勺。
功行十分憑戒約。
一對芒鞋,穿上踏云腳。
364
《沁園春 牧》 元·王*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
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
365
《四景山水》 明·張以寧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云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
366
《寄秋塘》 宋·張弋
五湖風雪分頭去,千里淮山信腳行。
涉世真成妄男子,談詩長憶老先生。
塘邊瓜茹須頻灌,郭外田疇粗可耕。
莫倚瘦筇吟白發,浪傳詩句入都城。
367
《移獄》 近代·劉伯堅
大庾獄中將兩日,移來綏署候審室,室長八尺寬四尺,一榻填滿剩門隙;
五副腳鐐響鋃鐺,匍匐膝行上下床,①
獄門咫尺隔萬里,②守者持槍長相望。
368
《八景歌》 宋·趙汝鐩
嗷嗷哀鳴肅肅羽,魂清意爽愛湘楚。
西風作惡陣腳散,斜行千點下煙浦。
飛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蘆。
大者居中圍以奴,丁寧緩急相驚呼。
369
《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清·余懷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腳踏海水。
身經戰斗少睡眠,功名富貴徒為爾。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湯武良有以。
嗚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慘淡無晶光。
370
《乘公交車組詞》 當代·啟功
入站之前擠到門,前回經驗要重溫。
誰知背后彪形漢,直撞橫沖往外奔。
門有縫,腳無跟,四肢著地眼全昏。
行人問我尋何物,近視先生看草根。
371
《宿沖佑觀》 宋·車柬
才說升真意豁然,此行卻喜結仙緣。
步穿空翠云生腳,仰看飛流雪滿肩。
控鶴不來春寂寂,臥龍無底月娟娟。
飄然便作乘風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374
《伍林舟中》 宋·傅夢得
人生蹤跡抵浮萍,客里行藏分外輕。
酒力禁持風半日,櫓梢搖動月三更。
暫攜琴劍隨身去,且得溪山入眼清。
著腳水鄉吟思苦,未知誰得與詩盟。
375
《天聰洞》 宋·郭君舉
混沌何年鑿,天聰亦強名。
我疑龍窟宅,人說鬼經營。
梯向巖邊接。
云從洞里生。
此行頑健甚,腳力十分輕。
376
《留隱庵老住碧蘆軒》 宋·何耕
庵中之人不見形,兩腳不住以隱名。
此行有似風過海,摸索不著聞其聲。
浣花江頭萬僧市,抵掌笑談兒輩驚。
一軒碧蘆佛手種,霜葉戚戚如詩鳴。
此間謂是留鳳處,但恐還作冥鴻征。
卷衣我亦逐師去,分取半庵棲月明。
377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378
《壽昌禪寺》 宋·康惇
不怕石頭滑,來為雁蕩行。
平生夢不到,今日眼逾明。
未歷千巖秀,先逢一段清。
遍觀從此始,著腳歷崢嶸。
* 關于行腳的詩詞 描寫行腳的詩詞 帶有行腳的詩詞 包含行腳的古詩詞(8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