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歌處的詩詞(1112首)

    961 《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云疊嶂》 明·張羽

    休文堂前花滿枝,風物四時春更宜。
    前年三月宴客時,坐上才杰皆能詩。
    眾中獨許姑蘇客,千里江山貯胸臆。
    醉來意氣為傾倒,寫出層層好山色。

    962 《咸淳師相》 元·張憲

    咸淳師相專軍國,堂吏館賓供羽翼。
    諸司百職聽使令,臺諫承顏言路塞。
    輪舟五日一入朝,湖山佳處多逍遙。
    諛言佞語頌功德,邊事軍聲聽寂寥。

    963 《將進酒·酒如澠》 元·張憲

    酒如澠,肉如陵。
    趙婦鼓寶瑟,秦妻彈銀箏,歌兒舞女列滿庭。
    珊瑚案,玻璃罌,紫絲步帳金雀屏。
    客人在門主出迎,蓮花玉杯雙手擎。

    964 《壽洋川李守昌諤二首》 宋·陳天麟

    桂子風高瑞靄浮,曉來無處不歡謳。
    共懷襦褲歌廉范,更指龜蒙祝魯侯。
    風月莫辜三十詠,星霜行閱八千秋。
    皇家正重惟良寄,袞服歸公正黑頭。

    965 《西湖四景》 宋·程安仁

    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
    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靚妝玉面映波光,細袖輕裙受風舉。

    966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967 《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 宋·李薰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后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
    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968 《和王安之六老詩》 宋·呂公著

    林下狂歌不貼腔,貼腔安得謂之狂。
    小車行處鶯花鬧,大筆落時神鬼忙。
    門掩紫荊阛阓,墻開甕牖薜蘿香。
    一般天下難尋物,洛浦清風拂面涼。

    969 《偈頌十八首》 宋·釋師體

    涂灰抹上添光彩,社舞村歌笑己躬。
    堪笑當年獃得好,百無一解訴心空。
    星拱北,水朝東,月落千江體一同。
    能向海門深處輥,行船誰怕打頭風。

    970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毋丘恪

    縑素巧貌溪山姿,寶藏肯笑虎頭癡。
    何人夜半胠篋去,信為羽化無疑遲。
    魏明不惜萬夫辦,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參差。

    971 《寄方韶文先生》 元·黃溍

    牢落《江南賦》,知音寄渺茫。
    鹿麋行處有,芝草夢中香。
    遙興滄溟闊,悲歌白發長。
    平生今古淚,滴破綠蘿裳。

    972 《溪山春雨圖》 元·卞思義

    野人結屋臨溪上,溪上白云生疊嶂。
    城中車馬自紛紜,朝聽樵歌暮漁唱。
    云林叆叇春日低,小橋流水行人稀。
    桃花落盡春何處?風雨滿山啼竹雞。

    973 《麗人篇》 明·陳鶴

    云為蟬鬢霞為裳,文軒繡戶逞新妝。
    白蓮未作風中色,丹桂先移月里香。
    洛川立處花橫水,楚館歌時聲在梁。
    傷心半倚同心扇,留客雙飛并蒂觴。
    楊柳垂絲空系念,蛺蝶聯群只斷腸。
    欲把芳心托緘素,錦書雜淚不成行。

    974 《沛縣》 明·陳循

    漢祖歌風處,荒臺宿草迷。
    野云連碭北,溪雨過豐西。
    人自殊方至,書因去客題。
    鸰原千里隔,落筆數行啼。

    975 《纟互云詩八首次韻》 明·程嘉燧

    閑坊歸處有鶯聲,白發傷春淚暗生。
    無計和膠粘日駐,枉拚不睡泥天明。
    千場綠酒雙丸瀉,一朵紅妝百鎰爭。
    不見等閑歌舞散,風前化作彩云行。

    976 《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勞勞亭》 明·費元祿

    八月金陵天氣涼,勞勞亭畔雨花香。
    誰家別淚沾紅粉,幾處秋風起白楊。
    沽酒城邊頻系馬,聞歌道上總思鄉。
    古今無恙東流水,多少行人為斷腸。

    977 《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 明·高棅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側聞梅江水,寒冰玉壺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稱人意,我欲愛之清煩襟。

    978 《晚》 明·顧聞

    岸幘秋堂小,臨流暮雨清。
    群峰傾鳥背,落葉帶溪聲。
    林日高低下,川虹斷續明。
    棹歌何處發,應是采蓮行。

    979 《自公安至云南辰沅道中謁山王祠》 明·郭登

    山王廟在山深處,鴉烏亂啼烏桕樹。
    神威猙獰怖殺人,朱吻長牙眉倒豎。
    紅綃抹頭袍袖結,手挪黃蛇啖其舌。
    短碑不題神姓名,蕪詞漫書唐歲月。

    980 《題周進士古木清猿圖》 明·黃玄

    昔從錦城來,卻過愁猿道。
    千崖萬嶂不可聞,此中哀怨令人老。
    況是西江秋水來,沖波逆折鳴風雷。
    攀蘿涉水苦難度,騰枝抱子俱縈回。

    * 關于行歌處的詩詞 描寫行歌處的詩詞 帶有行歌處的詩詞 包含行歌處的古詩詞(1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