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服的詩詞(827首)
682
《又省衣》 宋·張繼先
衣服貴適宜,多裘與夏葛。
眷茲修行人,初不事精潔。
輕紗并麗帛,樣新價亦別。
每縑數千錢,拙工亂裁截。
些小未稱身,中心已不悅。
曾知有貧者,冬夏皆皮裂。
683
《重五》 宋·鄭剛中
記得山居暑服輕,石榴低照酒尊明。
彩葺花里占詩句,角黍盤中脫錦繃。
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藥懶能行。
謾令門外簪蒿艾,且免炎鄉瘴厲生。
686
《細君》 宋·曹勛
族類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漢家女,遠嫁烏孫王。
言語既不通,嗜欲寧相當。
生肉以為食,膻酪以為漿。
688
《清湖山大火》 宋·胡寅
青天露坐月斂昏,忽見山燒明溪村。
轉移胡床飽寓目,獵獵變態真難論。
清湖之山峨帝閽,盤陀四隤如云屯。
千章大材翳山黑,忽作秋樹繁鮮緼。
689
《禮殿圣賢圖》 宋·李石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690
《次制帥所和前韻》 宋·王之望
圣主憂勤躬萬務,英豪寧許山林住。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對揚咨見晚,坤維鎮撫歌來暮。
雪山增生絕紛埃,蜀道非難履平路。
692
《觀小兒甕戲》 宋·李流謙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來甕戲真偉觀,儻非目擊嗤浪語。
器小猶須百斤重,兵以壯夫端恐仆。
693
《送蘇給事出知太平州》 宋·李流謙
一代文章有圖錄,天賜之履征九服。
奉牲乞盟走珠玉,呈狂楚僭非此族。
至今人望壇坫尊,風流文采被諸孫。
丈人似是更酷似,大河一派來昆侖。
694
《游安樂道院》 宋·李流謙
美璞出叢阜,徑寸藏尺水。
堂堂大導師,鐘靈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說遺事。
仙佛勢不敵,北面昔所試。
696
《謝楊誠齋惠長句》 宋·姜特立
平生久矣服時名,況復親聞玉唾聲。
便擬近師黃太史,不須遠慕白先生。
巨編固已汗牛積,長句尤能倚馬成。
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
697
《和家叔察院巨魚詩》 宋·李洪
滄溟浩淼浮寰區,八纮九野水所儲。
介蟲族類信眾夥,窮極詭怪堪嗟吁。
巨鰲屭赑冠靈島,應龍連蜷頷驪珠。
異哉斯魚盈百尺,失水安得波濤俱。
698
《送秦仲防制干》 宋·樓鑰
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
不味膏粱珍,嗜書如嗜芰。
仕途樂平進,欲上行或止。
制使護瀛壖,婉畫幕中試。
700
《臘月二十五日大人生朝》 宋·樓鑰
去年沙岸倚歸舟,今日驅車古涿州。
彩服難陪萊子戲,巴詞應付雪兒謳。
客途行及五千里,壽宴須開十二樓。
南望飛云天樣遠,太行山外久凝眸。
* 關于行服的詩詞 描寫行服的詩詞 帶有行服的詩詞 包含行服的古詩詞(8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