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婆的詩詞(195首)
121
《念奴嬌·是誰調護》 宋·辛棄疾
是誰調護,歲寒枝、都把蒼苔封了。
茅舍疏籬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應知,曹劉沈謝,何況霜天曉。
芬芳一世,料君長被花惱。
122
《玉樓春》 宋·辛棄疾
三三兩兩誰家女?聽取鳴禽枝上語。
提壺沽酒已多時,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借問行人家住處。
只尋古廟那邊行,更過溪南烏桕樹。
123
《書感》 宋·陸游
頭顱已可知,牙齒今復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團,壁掛雨芒屩;對客輒坐睡,有問莫能酢。
念昔少壯時,心慕宦游樂。
初登平津館,晚入征西幙。
125
《風月吟》 宋·陸游
去日如馳衰有驗,萬事惟當就收歛;可憐未與酒相忘,風月婆娑猶不厭。
有時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伶竮,松風十里吹殘夢,蘿月三更照半醒。
河傾雞唱吟未已,爽透發根清入齒。
晨光底事不貸人?轆轤汲水啼鴉起。
126
《初到榮州》 宋·陸游
亂山缺處城樓呀,雙旗蕭蕭晚吹笳。
煙深綠桂臨絕壑,霜落殘瀨鳴寒沙。
廢臺已無隱士嘯,遺宅上有高人家。
鈴齋下榻約僧話,松陰枕石放吏衙。
129
《漫浪翁》 宋·張耒
堂有書萬卷,園有竹千竿。
逍遙于其間,漫浪追昔賢。
乃祖首陽人,疾世餓空山。
堂堂秘書公,赤手犯鯨鳣。
130
《憶同尋上陽故宮路》 宋·司馬光
上陽門外云連草,車馬遙遙往來道。
昔王游豫幾何年,今人豈識當時好。
明珠翠羽已成塵,道上行人幾番老。
當時秋天落宮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131
《出都》 元·元好問
漢宮曾動伯鸞歌,事去英雄可奈何!但見觚棱上金爵,豈知荊棘臥銅駝?神仙不到秋風客,富貴空悲春夢婆。
行過蘆溝重回首,鳳城平日五云多。
136
《從筆一首》 宋·劉克莊
鄴下徐陳逐逝波,僅留老子尚婆娑。
吾宗世有戴花舞,大耋誰能鼓缶歌。
松下尋常無喝道,花間隨處有行窩。
癡人逐物回頭少,看到棋終恐爛柯。
137
《借韻跋林肅翁省題詩》 宋·劉克莊
昔冠南宮淡墨書,當年萬卷各名糊。
至今處子尚綽約,應笑老婆曾抹涂。
詠慶云圖如著色,和薰風句肯從諛。
行三十里余方悟,敢與楊修較智愚。
138
《避客》 宋·劉克莊
簪筆西清慚德薄,角巾東路喜身輕。
不煩左轄誦新句,時有老婆呼小名。
乍可戴花筵上舞,安能扶杖省中行。
過門驀有相看者,向道先生病宿酲。
139
《秋月》 宋·陳與義
袢暑推不去,快風喜來過。
西榮遲明月,與子聊婆娑。
初如金盆涌,稍若玉鑒磨。
亭亭倚華魄,艷艷舒凍波。
140
《續洗兵馬上李制置》 宋·洪咨夔
太白過午芒角獰,蚩尤亙天鉤尾赪。
淮東千里正齁寢,夜半洶涌傳邊聲。
王師北渡恤泗口,胡馬南牧搖青平。
擁城敗將死蝸縮,護堡羸卒飛猱驚。
* 關于行婆的詩詞 描寫行婆的詩詞 帶有行婆的詩詞 包含行婆的古詩詞(1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