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聲的詩詞(6491首)

    981 《送萬平野余秋山被薦北行》 宋·陳杰

    朔云垂天野四平,癘笛叫月山秋清。
    金臺此日燕萬里,綿蕞當年魯兩生。
    衢路屏營詩少味,江關蕭瑟賦多情。
    西風瞥眼鱸魚鱠,一夜相思聞雁聲。

    982 《郊行小憩》 宋·陳杰

    嵐氣深籠屋,機聲細出林。
    落花流水逕,芳草短墻陰。
    啼鳥招人處,斜陽過客心。
    明朝坐曹去,拄頰盼遙岑。

    983 《京口閒行逢李編絞謂嘗共蒱戲於長安酒家殊惘》 宋·陳杰

    萬人如海長安市,歌酒相逢底處樓。
    容有門間曾半面,可堪塵際重回頭。
    我非賣藥伯休那,君豈呼盧彥道不。
    歸過舊題梅柳處,寄聲為謝少年游。

    984 《郊行遇鄉人》 宋·陳杰

    亂后江濱路,跫然客里聲。
    依稀認維梓,邂逅共班荊。
    邑里今安否,親交半死生。
    松楸十年淚,和酒對君傾。

    985 《山行》 宋·陳宓

    禽聲戛玉琤如墮,蝶翅新妝粉欲飛。
    山靜物閑無一事,卻嫌釣叟下魚磯。

    986 《行在端午》 宋·陳宓

    百萬人家夜雨鳴,市聲喚出曉來晴。
    誰知天與吾皇意,要不妨農不害民。

    987 《贈清叟行》 宋·陳普

    共君一夜話三生,語正投機君又行。
    溪柳效顰添別恨,岸花和意送離程。
    驚時莫問歸巢燕,贈別愁聞求友鶯。
    今夜夢中重聚首,雞聲茅店已三更。

    988 《行婦怨次李編校韻》 宋·戴表元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989 《采藤行》 宋·戴表元

    君不見四明山下寒無糧,九月種麥五月嘗。
    一春辛苦無別業,日日采藤行遠岡。
    山深無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隨意斫,手觸藤花落如蝟。

    990 《聽琴行贈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991 《南山下行》 宋·戴表元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聞叫號。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橫林皋。

    992 《義蜂行》 宋·戴表元

    山翁愛蜂如愛花,山蜂營密如營家。
    蜂營密成蜂自食,翁亦藉密裨生涯。
    每當山蜂采花出,翁為守關司徼遮。
    朝朝暮暮與蜂狎,頗識蜂群分等差。

    993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 宋·方回

    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深何況更舟行。
    孤篷酒醒三更雨,滴碎愁腸是此聲。

    994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七里南山邊,更作三里程。
    十里舊榷界,雙橋酒有聲。
    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
    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995 《丁橋曉行》 宋·方回

    苕水無聲鏡面光,漁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綃誰畫得,一輪斜月一篷霜。

    996 《下營曉行二首》 宋·方回

    月淡云濃弄曉晴,草中白處路微明。
    垂鞭緩轡十余里,始聽鳴雞第一聲。

    997 《于氏琵琶行》 宋·方回

    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鐵甲臥起二十年。
    不知誰作古樂府,至今流傳木蘭篇。
    又不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揮霍低昂動天地。
    我杜少陵有長歌,每一讀之生壯氣。

    998 《燥溪曉行》 宋·方回

    旅宿殊難穩,宵征敢告勞。
    三聲雞未動,五丈月猶高。
    險路紆羸馬,寒飚穴敝袍。
    枯林影中過,恐或有梅梢。

    999 《初三日水長二丈早行》 宋·方回

    夜聞舟人呼,江水溢二丈。
    岸薪隨波流,救者何擾攘。
    亥子十月交,地氣不當上。
    豈不兆豐穰。

    1000 《夜行浸碧》 宋·葛紹體

    空明不礙醉中行,月暈風生夜幾更。
    籬落無聲水天闊,露荷相倚釣舟橫。

    * 關于行聲的詩詞 描寫行聲的詩詞 帶有行聲的詩詞 包含行聲的古詩詞(64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