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血條的詩詞(99首)
61
《寓治穀城寄京華親友》 明·黃哲
金陵別時春已半,含桃吹花鶯語亂。
群公送客勞勞亭,王事驅馳不敢緩。
折腰從政真可憐,貂裘欲敝寒無氈。
青徐古道暗荊棘,二月黃河水塞川。
62
《十二月樂章》 未知·李德
正月東方日出香茸茸,長條短條花眼紅。
柔云弱雨暗填空,茫茫蝴蝶破春風。
鸞帕抹煙山夢濃,蕭颯愁思開暝容。
江頭溘溘水聲動,微和著柳黃金重。
64
《秋興》 明·林張樞
百戰關河血未消,將軍誰是霍嫖姚。
中原版蕩悲周室,西楚紛披屬漢朝。
甲帳珠簾非昨日,玉樓金屋麗層霄。
兵麾滿眼歸無處,愁絕秋風柳萬條。
65
《題李陵蘇武泣別圖》 明·劉炳
臣有千古哀,覆水一去難再回。
臣有三寸舌,染絲一黑難再白。
丈夫瓦裂聲名虧,漢不我得將安為?吞聲長哀送蘇武,忠
肝惟有青天知。
66
《題胡馬圖》 明·倪岳
大磧飛沙白于雪,北風怒號海冰裂。
髯胡把控正愁寒,地上騏驎汗成血。
騏驎元出洼水中,朝刷天河暮崆峒。
飄飄四駿盡龍種,風神各異筋骨同。
69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7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1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
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72
《嘲蚊四十韻》 宋·范成大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厲習。
肖翹極么魔,坱圠累辟翕。
濕生同糞蝎,腐化類宵熠。
初來鬧郭郛,少進互原隰。
74
《戍卒說沉黎事有感》 宋·陸游
亭障曾無閱歲寧,頻聞夷落犯王靈。
孤城月落冤魂哭,百里風吹戰血腥。
瘴重厭看茅葉赤,春殘不放柳條青。
焦頭爛額知何補,弭患從來貴未形。
75
《自感》 元·王冕
父母生我時,愛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隨所須。
周歲會言語,大小相引呼。
搖頭卻梨栗,行行不須扶。
76
《真珠髻》 宋·無名氏
重重山外,苒苒流光,又是殘冬時節。
小圓幽徑,池邊樓畔,翠木嫩條春別。
纖蕊輕苞,粉萼染、猩猩鮮血。
乍幾日,好景和風,次第一齊催發。
78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79
《中秋不見月》 宋·陳與義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霑襟萬條血。
姮娥留笑侍今年,凈洗金觥對銀闕。
高唐妬歸心不閑,招得對姨同作難。
豈惟恨滿月宮里,腸斷西山吳采鸞。
* 關于血條的詩詞 描寫血條的詩詞 帶有血條的詩詞 包含血條的古詩詞(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