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蟬的詩詞(197首)

    61 》 唐·李郢

    驚雨落高槐,山蟻移將入石階。
    若使秦樓美人見,還應一為拔金釵。

    62 》 唐·張喬

    先秋一悲,長是客行時。
    曾感去年者,又鳴何處枝。
    細聽殘韻在,回望舊聲遲。
    斷續誰家樹,涼風送別離。

    63 《早》 唐·李咸用

    門柳不連野,乍聞為早
    游人無定處,入耳更應先。
    暫默斜陽雨,重吟遠岸煙。
    前年湘竹里,風激繞離筵。

    敘事寫人

    64 》 唐·羅鄴

    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噪最堪驚。
    能催時節凋雙鬢,愁到江山聽一聲。
    不傍管弦拘醉態,偏依楊柳撓離情。
    故園聞處猶惆悵,況是經年萬里行。

    65 《聽寄朐山孫明府》 唐·李中

    忽聽新發,客情其奈何。
    西風起槐柳,故國阻煙波。
    壟笛悲猶少,巴猿恨未多。
    不知陶靖節,還動此心么。

    66 《寒樹》 唐·沈鵬

    一葉初飛日,寒益易驚。
    入林慚織細,依樹愧身輕。
    大干時容息,喬枝或借鳴。
    心由飲露靜,響為逐風清。
    忝有翩翾分,應憐嘒唳聲。
    不知微薄影,早晚掛緌纓。

    音樂愛情哀怨思慕以景結情

    67 《又溪館聽聯句》 唐·顏真卿

    高樹多涼吹,疏足斷聲。
    ——楊憑
    已催居客感,更使別人驚。
    ——楊凝

    68 《又答趙象獨坐(一作寄贈錦香囊)》 唐·步非煙

    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錦思難窮。
    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

    69 《又答趙象獨坐(一作寄贈錦香囊)》 唐·步非煙

    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錦思難窮。
    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

    70 《聞新寄桂雍》 唐·貫休

    終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雜,故人聞不聞。
    卷簾花動月,冥目砌生云。
    終共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71 《新秋病中枕上聞》 唐·齊己

    枕上稍醒醒,忽聞一聲。
    此時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臨窗聽,猶難策杖行。
    尋應同蛻殼,重飲露華清。

    72 《江神子(聞蛙戲作)》 宋·辛棄疾

    簟鋪湘竹帳垂紗。
    醉眠些。
    夢天涯。
    一枕驚回,水底沸鳴蛙。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讀書哲理

    73 《在獄詠》 唐·駱賓王

    西陸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詩三百首

    74 《山花子·鶯錦□[1]馥麝臍》 唐·和凝

    鶯錦□[1]馥麝臍,輕裾花草曉煙迷。
    □□[2]顫金紅掌墜,翠云低。

    星靨笑偎霞臉畔,蹙金開□[3]襯銀泥。
    春思半和芳草嫩,綠萋萋。

    75 》 宋·徐照

    葉落無在,又隨林葉生。
    不離荒苑處,偏感異鄉情。
    幽韻松風合,枵腸竹露清。
    無端溪鳥逐,飛落地中行。

    76 》 宋·朱松

    陰陰葉底午嘶,滿腹春風寄一枝。
    下有行人正愁絕,不知幽咽自緣饑。

    77 》 宋·潘牥

    秋事遽如許,空山夜已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籬邊。
    翼似霜余葉,聲如雨后泉。
    兒曹讀書罷,貪聽不成眠。

    78 《和淵明新詩》 明·楚石梵琦

    何處來,鳴我高槐陰。
    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
    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
    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

    79 《月下聞(在秋前一日)》 明·道敷

    林葉凈堪數,山吟未休。
    今宵且趁月,明日恐驚秋。
    咽露忽沉樹,因風旋入樓。
    念能枯得盡,總是不關愁。

    80 《聞》 明·空室禪師

    侵曉堆桅坐,聲出樹林。
    分明宣祖意,何處有凡心。
    歷歷消清夢,悠悠助獨吟。
    時人皆共聽,誰謂少知音。

    * 關于蟬的詩詞 描寫蟬的詩詞 帶有蟬的詩詞 包含蟬的古詩詞(1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