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蟬鬢的詩詞(270首)

    61 《宮詞》 明·朱權

    寶妝蟬鬢軃金翹,露下銅盤月影遙。
    春思逼人眠未穩,閒開棋局度清宵。

    62 《麗人篇》 明·陳鶴

    云為蟬鬢霞為裳,文軒繡戶逞新妝。
    白蓮未作風中色,丹桂先移月里香。
    洛川立處花橫水,楚館歌時聲在梁。
    傷心半倚同心扇,留客雙飛并蒂觴。
    楊柳垂絲空系念,蛺蝶聯群只斷腸。
    欲把芳心托緘素,錦書雜淚不成行。

    63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64 《自君之出矣(四首)》 明·劉璉

    自君之出矣,蟬鬢枯可燎。
    思君如流螢,持明徒自照。

    65 《春閨》 明·朱無瑕

    春和喧百鳥,寂寞坐春朝。
    蟬鬢少新洗,賣花聲過橋。

    66 《任氏行》 唐·白居易

    蟬鬢尚隨云勢動,素衣猶帶月光來。

    67 《新婦石》 唐·白居易

    堂堂不語望夫君,四畔無家石作鄰。
    蟬鬢一梳千歲髻,蛾眉長掃萬年春。
    雪為輕粉憑風拂,霞作胭脂使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鑒,月來山下照夫人。

    68 《燭影搖紅·乳燕穿簾》 宋·無名氏

    乳燕穿簾,亂鶯啼樹清明近。
    隔簾時度柳花飛,猶覺寒成陣。
    長記眉峰偷隱。
    臉桃紅、難藏酒暈。

    69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70 《元日》 宋·胡仲弓

    綠蠟紅紗滿路新,翠眉蟬鬢往來人。
    榕陰門戶香如霧,十二天街無此春。

    71 《上安晚先生鄭左相》 宋·宋伯仁

    直上昭文便乞閑,貂蟬鬢底未全斑。
    靜看世事千年后,總在梅花一笑間。
    松菊主賓雖自得,君王休戚暗相關。
    更須正笏巖廓上,整頓皇家若泰山。

    72 《含風蟬》 唐·盧照鄰

    高情臨爽月,急響送秋風。
    獨有危冠意,還將衰鬢同。

    73 《詠蟬/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不堪 一作:那堪)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詩三百首詠物

    74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 唐·駱賓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暫安。
    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
    分形妝薄鬢,鏤影飾危冠。
    自憐疏影斷,寒林夕吹寒。

    唐詩三百首旅途抒情

    75 《聽早蟬歌》 唐·耿湋

    蟬鳴兮夕曛,聲和兮夏云。
    白日兮將短,秋意兮已滿。
    乍悲鳴兮欲長。
    猶嘶澀兮多斷。

    76 《早蟬》 唐·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77 《聞蟬十二韻》 唐·許棠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
    初離何處樹,又發去年聲。
    未蛻唯愁動,才飛似解驚。
    聞來鄰海徼,恨起過邊城。

    78 《蟬》 唐·羅鄴

    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蟬噪最堪驚。
    能催時節凋雙鬢,愁到江山聽一聲。
    不傍管弦拘醉態,偏依楊柳撓離情。
    故園聞處猶惆悵,況是經年萬里行。

    79 《聞蟬》 唐·吳融

    夏在先催過,秋賒已被迎。
    自應人不會,莫道物無情。
    木葉縱未落,鬢絲還易生。
    西風正相亂,休上夕陽城。

    80 《蟬》 唐·徐夤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鬢緌冠豈道窮。
    殼蛻已從今日化,聲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籬菊花開露,暮促庭槐葉墜風。
    從此最能驚賦客,計居何處轉飛蓬。

    * 關于蟬鬢的詩詞 描寫蟬鬢的詩詞 帶有蟬鬢的詩詞 包含蟬鬢的古詩詞(2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