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蟄者的詩詞(78首)
61
《次韻徐宰三雪》 宋·方岳
春其幾何到端木,三信東風銀粟粟。
眼驚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詩陸續。
爾時茅屋亦堪畫,有竹寧甘食無肉。
多年裋褐夜不暖,紫鳳天吳共伸縮。
62
《次韻春》 宋·衛宗武
水行苦嚴厲,萬彙喜得春。
解雷久忽震,蟄戶奮者殷。
根牙沐膏雨,蝪暉復熹晨。
淑氣盎原野,鼎鼎來芳辰。
65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66
《送商府判》 宋·華岳
比年十月君初來,梅花破雪迎君開。
自從佐劍壽民脈,凋山瘵水皆春臺。
去年七月君開府,燕燕鶯鶯為君舞。
五月盡蟄潭底龍,千里應無市中虎。
67
《和汪誠之韻》 宋·王炎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渾渾未必濁,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貴,國爵亦可并。
所以魯素王,但欲比老彭。
68
《蟠松》 宋·葉茵
一畝清陰覆客衣,相逢疑是草堂時。
隱然錯節盤根勢,欠者昂霄聳壑姿。
天遣蟄龍憑石窟,人攀巢鶻俯霜枝。
百年培植今誰屬,何待歲寒然后知。
70
《雪吉成十一韻》 宋·杜范
入冬多癘氣,陽洩月令暢。
隱雷聲間作,萬蟄驚塞向。
數日凝重陰,云同寒威壯。
飛瓊遍天宇,色界鋪寶藏。
71
《次韻恢大山擬古三首》 宋·方回
高不至元愷,下不為庶頑。
木雁有不幸,霧豹藏其斑。
天衢龍鳳翔,萬一冀附攀。
未若頌我酒,善閉劉伶關。
歲寒昆蟲蟄,日暮飛鳥還。
小侯大者王,焉識商顏山。
72
《路傍草》 宋·方回
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皜皜。
牛羊無可噍,眾綠就枯槁。
天地心不泯,根芽蟄深杳。
春風一披拂,顏色還媚好。
74
《修石山》 宋·方回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頗欹。
方矩一再度,夙具鍤與箕。
晨興命工徒,將一大治之。
掃礫斫枯卉,擁泥護芳荑。
75
《贈魯至道》 宋·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
78
《題會昌蕭帝巖》 宋·曾豐
出門疑浪游,轉眼逢杰觀。
山斗路將窮,腳欹行大緩。
信筇捫石根,恍若得一間。
鵒谺欲上吞,渾沌疑始判。
* 關于蟄者的詩詞 描寫蟄者的詩詞 帶有蟄者的詩詞 包含蟄者的古詩詞(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