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蠻民的詩詞(115首)
81
《題師吳堂》 宋·黃公度
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
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
河汾一書生,自謂圣復起。
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
82
《憶昔》 元·楊維楨
憶昔開元王盛時,海陵官漕米流脂。
可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
宮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婦循道。
蠻夷玉帛涉海來,海平遠接三山島。
84
《觀宜春侯旋師》 明·楊基
瘴地收蠻后,煙江棹槳過。
旌旗皆繡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無外,民心詎有訛。
馬循歸路熟,人比去時多。
喜氣浮三峽,軍聲動九河。
遙知雙闕下,齊進太平歌。
85
《貢麟》 宋·鄭獬
麟本出中國,無聞貢海濱。
豈將遠方獸,煩我太平民。
烹割羅牲餼,奔趨掃路塵。
漢高嘗聘士,此禮屬蠻人。
86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89
《沉黎四首》 宋·李石
民俗瀕蠻詔,邊城異土宜。
竹筒連水脈,板屋怯風吹。
藥叟鴉隨噪,樵童虎不窺。
愛山來九折,人笑此翁癡。
90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91
《王侍御壽詩》 宋·樓鑰
史君威名聞四方,南床凜凜凝秋霜。
史君和氣到甌越,幕府初開夜飛雪。
頗聞此雪仍歲無,定知來隨御史車。
黃堂洗印未多日,慶朝況此當懸弧。
92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宋·廖行之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斗矜余鋒。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93
《呈趙常德四首》 宋·趙蕃
豐年易為政,兇年易為德。
政本拙催科,德乃足民食。
蠻貊忠信行,田里愁嘆息。
德政只如斯,何用求赫赫。
94
《贈孫從之》 宋·趙蕃
吏事要及民,何假須緣飾。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實。
萍鄉孫明府,抱負惟儒術。
起家長此邦,為政皆有述。
96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98
《書草屋壁》 宋·蒲壽宬
天地無終窮,萬物乃芻狗。
勿夸杏為梁,何如甕作牖。
昔聞巢氏民,仁義亦奚有。
蠢蠢不識知,居居自醇厚。
100
《宜陽》 宋·陶弼
孤城溪洞里,聞說已堪哀。
蠻水如鮮血,瘴天已死灰。
吏憂民置毒,巫幸鬼為災。
風土如斯惡,吾來胡為哉。
* 關于蠻民的詩詞 描寫蠻民的詩詞 帶有蠻民的詩詞 包含蠻民的古詩詞(1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