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雖小的詩詞(1214首)
601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602
《昭惠廟黃柏歌》 宋·王該
四明之山東南雄,中有古柏高巃嵷。
霜凌雪犯勢不屈,斡直不與凡柯同。
幾十圍,幾千尺,踞隆巖兮盤巨石。
605
《嘲教授》 宋·徐用亨
誰把先生號冷官,令名深愧馥秋蘭。
孟公豈是陳驚座,子夏元非杜小冠。
涇渭合流雖若混,云泥夐絕不相干。
寄言世上多風鑒,一笑何妨改眼看。
606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608
《示郭仲達二首》 宋·葉時亨
男子升沉雖系天,風花高下亦俄然。
功名未老終歸手,富貴須時小著鞭。
落魄羈懷長道路,蒼茫客面染風煙。
張儀此舌欣無恙,談笑封侯會有年。
609
《田蕳雜歌》 宋·張祁
大麥半枯自浮沉,小麥刺水鋪綠針。
山邊老農望麥熟,出門見水放聲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價貴如玉,併日舉家才食粥。
小兒索飯蕳前啼,大兒雖瘦把鋤犁。
晴時和麥耕荒隴,正好下秧無稻種。
610
《耆英會詩》 宋·張問
槐庭二老樂堯仁,盛集高年洛水濱。
華袞具瞻雖禮絕,白頭序齒卻情親。
清閑幾席同禪院,山野巾裘似隱淪。
尊酒椒香才過節,池塘草色已催春。
611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613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614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616
《野狐嶺》 元·周伯琦
高嶺出云表,白晝生虛寒。
冰霜四時凜,星斗咫尺攀。
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
617
《碧筒飲次胡丞韻》 元·張昱
小刺攢攢綠滿莖,看揎羅袖護輕盈。
分司御史心先醉,多病相如渴又生。
銀浦流云雖有態,銅盤清露寂無聲。
當年欲博千金笑,故作風荷帶雨傾。
618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619
《山居和韻八首》 明·陳勛
石自玲瓏水自潺,高齋不與俗相關。
掌心取食幽禽熟,墨汁翻書稚子頑。
雨韭新香宜夜剪,煙蒲老綠及秋刪。
雖然小事皆清事,人道山翁解住山。
¤
* 關于雖小的詩詞 描寫雖小的詩詞 帶有雖小的詩詞 包含雖小的古詩詞(12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