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虬龍的詩詞(301首)
61
《鶴雛引》 宋·李新
君不見郝氏庭前晚日破秋陰,隆也便便千古心。
又不見云夢漁磯碧水處,俊也清名掛青名。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武威夜色沈秋月,武威樓上歌聲咽。
62
《李彥澤紫云洞》 宋·馮時行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謫居跨鰲峰。
年齒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氣郁蔥。
風清月白巖穴空,翁猶被發乘虬龍。
63
《留題云頂》 宋·馮時行
山如虬龍來,渴飲金淵水。
水竭欲飛去,驤首振鱗尾。
壯哉老頭陀,奮迅咄使止。
左手攬其角,右手持其耳。
64
《春久不雨》 宋·馮時行
老將百指寄耕田,雨不沾春重慨然。
云染夕曛成返照,霧隨山色化輕煙。
王官掃廩徵豐歲,野史濡毫記有年。
咄爾虬龍須早起,莫將乖懶滯重淵。
春天
66
《賦吳守友石臺》 宋·胡寅
南圃繚粉墻,幽徑便蠟屐。
蒙然遇高蔭,炎景不予赫。
天成一高坫,為印子云宅。
大藤如虬龍,陟降蜿尾脊。
68
《擊鼓行》 宋·汪莘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
殷出黃金骨裹淚,摻出白玉心中苦。
此苦知為何人家,寒宵心事亂如麻。
岑牟肯戴紅槿帽,蹀足不數漁陽撾。
69
《七用喜雨韻三首》 宋·吳潛
鼻觀初聞九里香,小山幽桂老尤蒼。
縱然有少殘零熱,自是無緣頓段涼。
似覺衣襦嫌楚葛,便教床榻卷巴箱。
虬龍雨足當休謝,誰與飛箋叩玉皇。
70
《三用喜雨韻三首》 宋·吳潛
虬龍未必要呵禁,久暍無緣便陸沈。
未遂明農歸老計,且寬憂國愿豐心。
披襟雅稱琉璃簟,散發何銷玳瑁簪。
只怕門前多褦,文書銜袖苦相尋。
71
《重聘古梅行》 宋·王柏
千金卜得繇非熊,木德將興獵太公。
槐安與國已陳跡,盛衰直與陰陽通。
知羹自昔親受記,欽冰齧雪工磨礲。
此中洞洞無所有,徹上徹下俱玲瓏。
72
《謁南岳》 宋·李曾伯
來謁衡岳山,未窮衡岳境。
爇香赤帝殿,恭祈國壽永。
婆娑禹指山,僅窺虬龍影。
分枝萬派別,功與天地準。
73
《山中》 宋·方岳
久無筋力踞虬龍,西崦東塘漫倚筇。
白練帶隨紅練帶,木夫容并水夫容。
寧消幾兩生前屐,忽憶當年飯后鐘。
孤負草堂今夜月,徑眠誰與吐奇胸。
74
《九日新種梅花開》 宋·方岳
木葉綠未脫,菊叢黃始華。
泛萸幾何日,尚覺陶巾斜。
寒梅殊不情,矜秋吐奇葩。
霜須半含蕾,春{上艸下拱}新茁芽。
75
《種松先公墓下》 宋·方岳
一壑風衰二十秋,俯行詰曲翳松楸。
冢前無路草欲沒,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關氣運,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夾道虬龍侶,淚濕春泥兒白頭。
78
《北山回櫂》 宋·衛宗武
高風掃群翳,山色秀而靜。
寒林隱虬龍,幽徑行蛇蚓。
場登{左禾右罷}稏實,水弄芙蓉影。
明發汎歸舟,秋空更青迥。
79
《送趙榷院》 宋·陳著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當年脫蓬蒿,直上將擎空。
卓立旁無依,磊砢多春冬。
風霜受變足,身老氣益充。
80
《題譚君詩集》 宋·姚勉
建州衣缽傳武功,山谷濠梁窺謝公。
譚君之詩何自工,君家詩有冰清翁。
野塘千頃涵秋風,資奩盡在奚囊中。
蘇仙今已騎虬龍,野塘釣艇君誰同。
* 關于虬龍的詩詞 描寫虬龍的詩詞 帶有虬龍的詩詞 包含虬龍的古詩詞(3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