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虛立的詩詞(618首)

    601 《靈隱小參》 宋·釋重顯

    六合茫茫競不知,靈山經夏是便宜。
    虛堂夜靜無馀事,留得禪僧立片時。

    602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上在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一乘入,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603 《又同塵庵》 宋·釋宗杲

    塵無自性,攬真成立。
    擬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寬,內亦不窒。
    是義非虛,亦復非實。
    庵中主人,如玉處石。
    作如是觀,千載一息。

    604 《慶一上人》 宋·釋祖欽

    識得一,萬事畢,慶快平生是今日。
    佛祖單傳無二心,生死洞然空四壁。
    匆匆聞訃來歸,不礙獨行特立。
    群峰疊亂青,遠水漾虛碧。
    寥寥天地間。
    來去有何極,韶華自轉春無跡。

    605 《寄二林》 宋·舒岳祥

    久客誰為主,無歸莫問家。
    古書澆茗碗,凍酒嚥梅花。
    巖靜松拋子,沙虛筍養芽。
    二林誰遠近,佇立日西斜。

    606 《題象山縣棲霞觀應真亭簡住持張弱士》 宋·宋伯仁

    杜鵑聲裹立東風,山色應憐鬢已蓬。
    二麥曉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
    醉斟浮蚊邀仙客,笑揖飛鷗問釣翁。
    檐個萬竿君子竹,虛心能得幾人同。

    60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60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道者強名立,清虛隱顯深。
    欲行千里路,別探一般心。
    景象空天遠,何勞意馬尋。
    玄談通智慧,曩動至從今。

    609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610 《再和倒韻》 宋·蘇頌

    新植蒼筤竹,欣欣若感知。
    日陰紛展蓋,風韻巧吹篪。
    幸對人瀟灑,兼依地坦夷。
    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

    611 《題東林一首》 宋·王阮

    屏跡敷淺原,注目香爐峰。
    飽閏送客溪,鼎新古梵宮。
    緬懷結社人。
    豈止避俗翁。

    612 《贈王法官》 宋·于石

    石作人言豕人立,或嘯其梁闞其室。
    道人叱咤鞭雷公,馭風騎氣行虛空。
    赤手縛鬼如縛虎,畫地為牢通鬼語。
    登壇攝將如有神,問其姓字皆忠臣。

    613 《示衢子》 宋·于石

    我學三十年,巧不能勝拙。
    汝年今弱冠,慎勿虛歲月。
    何必千里師,而后可受業。
    何必萬卷書,而后稱博洽。

    614 《觸目》 宋·曾豐

    筆頭紙上兩無功,擁被開篷眼自空。
    石脈直尋江脈去,山光元與水光同。
    春隨草木高低到,氣并乾坤里外通。
    反顧有吾即無物,卓然獨立太虛中。

    615 《題胡邦仲霜節堂》 宋·曾豐

    此君胸固有虛室,六氣薰酣無不適,所稟寧非道之質。
    此君貌固能圓機,四季變更無不宜,所立寧非圣之時。

    616 《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 宋·曾豐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與君為大雅。
    雨雜吾伊聲灑灑,勸君讀書無茍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
    風雜吾伊聲沨沨,戒君讀書無雷同。

    617 《游三洲巖》 宋·曾豐

    南中豈無巖,三洲蓋其杰。
    朅來五羊初,滿聽行人說。
    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蠟。
    遙觀似舜峰,近視疑禹穴。

    618 《上時相》 宋·曾豐

    閶闔初開黃道乾,貂蟬屹立侍中冠。
    天高莫共星辰貴,地厚雖遙動植安。
    萬物有歸元氣足,一毛無外太虛寬。
    相期淺淺非相愛,稷契皋陶頭上看。

    * 關于虛立的詩詞 描寫虛立的詩詞 帶有虛立的詩詞 包含虛立的古詩詞(6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