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慮微的詩詞(203首)
81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82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84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86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87
《宿先公房曉起偶成》 元·高明
曉雨池上來,微風動寒綠。
幽人睡初起,開窗見修竹。
西山帶曾云,隱隱出林木。
境寂塵自空,慮淡趣常足。
獨坐無晤言,流泉下深谷。
88
《偶成》 宋·曹彥約
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
癡云欲掃除,迅霆無擬議。
無妄而微疾,勿藥斯有喜。
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
89
《心遠堂》 宋·高晞遠
種竹期十年,栽橘盈千頭。
雖云多遠慮,無乃為身謀。
高人絕塵累,俟德居此丘。
泰宇無畦畛,虛空有天游。
92
《木蘭花慢 中秋》 元·王丹桂
又中秋屆候,日初沈,夜微涼。
對煙障云屏,良朋益友,逸興何長。
飆然玉輪宛轉,歷茫茫、巨浸躍天網。
碾破玻璃萬頃,洞明三界十方。
93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94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仰觀復俯察,上下融真機。
元氣無奇耦,魚躍蔦自飛。
神圣奠中域,靜動心勿違。
天地斂諸躬,照以日月輝。
遜志納眾有,先慮周萬微,胞與豈不夥,游泳皇極歸。
95
《游麻姑》 宋·某公卿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96
《和潘良貴三江亭》 宋·陳晉錫
神襟百慮不容侵,勝概乘閒偶訪尋。
趺坐豈無觀水術,臨流應有濟川心。
斂將蓬島溶溶氣,散作陽春字字金。
郢曲調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綴雄吟。
98
《游麻姑》 宋·某公卿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99
《山居詩》 宋·釋延壽
平生初志已酬之,懷抱怡然寂有歸。
古帙懶開緣得意,幽房長閉為忘機。
數行鳥陣連云沒,一帶泉聲隔嶺微。
道合古今渾總是,何須更慮昔年非。
100
《輓蘇黃門子由》 宋·王鞏
憶昔持風憲,防微意獨深。
一時經國慮,千載愛君心。
坤道存終始,乾綱正古今。
當時人物盡,惆悵獨知音。
* 關于慮微的詩詞 描寫慮微的詩詞 帶有慮微的詩詞 包含慮微的古詩詞(2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