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虎口的詩詞(461首)

    41 《次韻金元鼎新年七十》 宋·韓元吉

    七十古稀有,君今遷倦游。
    危機直虎口,薄利只蠅頭。
    黃發宜登用,清時忍退休。
    遙知江上宅,聊近水邊鷗。

    42 《精思觀崔道士授劍柏中劍常吼若雷》 宋·李廌

    陰陰老柏森庭牖,外脫中空若虛缶。
    崔仙授劍柏遂神,劍氣騰天劍聲吼。
    頃年天師受丹訣,此地精思歲華久。
    玉函金匱發靈崖,因使陰符誣虎口

    43 《讀光明經舍身品》 宋·鄭剛中

    摩訶薩埵真奇特,虎口捐知資福德。
    卻有同時畏避人,后來亦自成彌勒。

    44 《又次鄭性之懸尉韻》 宋·樓鑰

    爰居集魯要先知,飛雪侵春久已疑。
    慚愧風師幸安靜,敢將虎口斗龍癡。

    45 《次韻趙制置制勝軒詩》 宋·魏了翁

    何年誤認貙作熊,力小知薄當戎沖。
    級夷蕃拔牖戶破,至今風色長如冬。
    去年推轂以授公,單車飛度雙劍峰。
    風棱犖犖膽氣雄,臨淮軍壘足跡重。

    46 《以堰事走永康宿金馬早行見雪山排霄極明麗因》 宋·程公許

    雨響清客夢,雨晴催客行。
    迥野曉寥落,界天玉崢嶸。
    銀海眩雙照,瓊鉤對孤明。
    英云強吐吞,杲日還晶熒,

    47 《送趙鼎臣赴召二首》 宋·李曾伯

    師旅之余旱繼之,可為太息此何時。
    江頭人類魚鱗集,局面憂深虎口危。
    國事不應分爾汝,邊防豈特固藩籬。
    茂弘若問金陵事,說與江東米價知。

    48 《挽黃提舉震三章》 宋·陳著

    江山古四明,獨立表平生。
    敏處經綸密,癯中氣局宏。
    鴻毛看勢利,虎口見功名。
    麾節那能究,東南天已傾。

    49 《悶述二首》 宋·華岳

    雁翎未忍刳丁謂,虎口猶期脫蔡京。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陽年少卻南征。

    50 《玩丹砂 贈閻先生》 元·馬鈺

    舍了榮華物外居。
    的端妙處用功夫。
    坎離宮內弄清虛。
    虎口中調玉齒,驪龍頷下奪神珠。
    這般手段稱吾徒。

    51 《易水行》 明·李東陽

    田光刎頭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傍灑淚沾白袍,易水日落風悲號。
    督亢圖窮見寶刀,秦皇繞殿呼且逃。
    力脫虎口爭秋毫,荊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報韓有客氣益豪。
    十日大索徒為勞,荊卿荊卿嗟爾曹!

    52 《詠史下·曹操七首》 宋·陳普

    濮陽火裹又潼關,幾度鯨牙虎口間。
    銅雀臺前閑極目,驚魂猶繞白狼山。

    53 《婦女之孝二十首·宛陵女子》 宋·林同

    異哉一女子,獨抱母啼號。
    非但脫虎口,還能落獸毛。

    54 《應庵師祖贊》 宋·釋崇岳

    虎口里轉身,拳頭上捏怪。
    胡亂三十年,起東山正派。
    不知過犯彌天大。

    55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推不進前,約不退進。
    臨濟白拈,未是好手。
    南山不惜兩莖眉,玉筯空將撐虎口

    56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蛇頭揩癢,虎口拔牙。
    拚得性命,始是作家。

    57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獨坐大雄峰,臨機多弄險。
    虎口殺活不分,脫狐身真假難辨。
    那堪創立清規,平地深深坑壍。
    繩索成不共戴天讎,燒炷楓香解釋休。

    5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坐曲木床,握烏藤杖。
    鑄佛祖之楷模,活叢林之氣像。
    你莫來虎口撩須,誰更敢蛇頭揩癢。

    5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貌悴情枯,云閒月孤。
    諸根影像有,百念肺腸無。
    毒蛇頭少人揩癢,猛虎口是誰捋須。
    有時變態兮,電卷雷驅。

    60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坐曲木床,握烏藤杖。
    鑄佛祖之楷模,活叢林之氣象。
    你莫來虎口撩須,誰更敢蛇頭揩癢。

    * 關于虎口的詩詞 描寫虎口的詩詞 帶有虎口的詩詞 包含虎口的古詩詞(4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