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藤樹的詩詞(378首)

    341 《題素庵壁間六首》 宋·艾性夫

    枯樹熨秋竹,一簾捲霜藤。
    山風長夜寒,兀兀挑青燈。

    342 《古驛》 宋·艾性夫

    舊時鄰曲各東西,野蔓荒藤壓樹低。
    過盡路牌無客影,一岡秋雨鷓鴣啼。

    343 《江上》 宋·晁公溯

    江淺晴沙風,山高細路分。
    老藤維墮石,遠樹掛殘云。
    燕雁遙難到,巴鶯暖遂聞。
    花飛少顏色,委地自紛紛。

    344 《山居》 宋·陳杰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發俗無塵。
    讀殘貝葉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嘖嘖樹間黃口小,悠悠道上白頭新。
    足非何與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

    345 《游再興院》 宋·鄧深

    山遠平田闊,村深古寺幽。
    屋頭支老樹,門面闖雙流。
    歸翼碧天暮,寒蟬紅葉秋。
    瘦藤聊倚壁,勝處欲遲留。

    346 《南山寺瀟灑閣呈川無竭二首》 宋·方回

    獨騎瘦馬破枯苔,要與高僧共茗杯。
    山閣云晴天上□,□帆潮緊日邊來。
    藤陰樹影東西缺,野色秋光左右□。
    □□中間無障礙,豁然宇宙一靈臺。

    347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348 《十一月四日陪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韻》 宋·郭印

    官閒訪招提,偶作南山游。
    門前喬木陰,蒼藤掛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氣且柔。
    相將入壺中,水竹凈雙眸。

    349 《林高士隱居》 宋·黃庚

    家住西湖深更深,古松隱裹禮茅君。
    白猿攀樹藤花落,點破巖前一地云。

    350 《靈源洞》 宋·李覯

    才出塵來尚未知,漸攀藤竹漸臨危。
    伏流似是龍藏處,古樹應無春到時。
    誰把石崖齊劃削,直教云氣當簾帷。
    良工畫得猶宜秘,莫與凡夫肉眼窺。

    351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筑著磕著,了無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352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孟八郎漢,便恁麼去。
    蘇嚕蘇嚕。

    353 《送謙侍者還鄉省親》 宋·釋崇岳

    有句無句藤倚樹,鐵壁銀山沒回互。
    三千里外面尊堂,一毫頭上全體露。
    睦州謾說編蒲屢,新豐賣峭不歸去。
    今人不比昔時人,出門便是還鄉路。

    354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橫按拄杖,坐盤陀石。
    鼻孔遼天,眼晴突出。
    澹煙籠古樹,缺月掛藤蘿。
    分付后禪者,勘破老頭陀。

    355 《偈頌三十四首》 宋·釋如凈

    一葉落,空索索。
    天下秋,乾剝剝。
    霹靂一聲,滂沱大霔,笑看烏藤倒上樹。

    356 《同諸友尋幽登飛來峰》 宋·釋文珦

    湖際山何限,飛來獨著名。
    玲瓏疑鬼鑿,崷崒自天成。
    猿去猶存洞,龍歸尚有泓。
    樹因含玉潤,泉為煉丹清。

    357 《秘書山中草堂》 宋·釋文珦

    謝客開山興,深居寄草堂。
    曲闌憑野色,虛牖敞晴光。
    路轉青林合,泉流碧澗長。
    群巒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358 《由樵徑登北高峰遂至韜光庵》 宋·釋文珦

    鳥路欹傾不可登,攀緣直上最高層。
    陰崖老樹春無葉,古竇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縈翠帶,亂山分脈走瓜藤。
    云根細紀當年事,太守曾來訪隱僧。

    359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樹倒藤枯,毒蛇橫路。
    咄咄咄,縮頭去。

    360 《送一默翁入浙》 宋·釋心月

    有佛處不得住,鐵鞭擊碎珊瑚樹。
    無佛處急走過,澄潭不許蒼龍臥。
    三千里外莫錯舉,剔起眉毛眼卓堅。
    與麼則不去也,百城煙水難圖畫。

    * 關于藤樹的詩詞 描寫藤樹的詩詞 帶有藤樹的詩詞 包含藤樹的古詩詞(3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