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藤徑的詩詞(157首)

    141 《晚步池上》 宋·張镃

    藤杖徐穿竹徑涼,地寬那更水云鄉。
    山明屋背髻鬟聳,蟬奏樹頭絲吹長。
    蓑笠釣船家自有,軒裳朝路夢俱忘。
    英雄本志今朝得,十畝香荷著醉狂。

    142 《城上亭二首》 宋·孔武仲

    更無人跡逐攀躋,廬岳烏藤手自攜。
    滄海誰論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棲。
    幽芳滿徑春難老,翠樾連云日易西。
    況有北郊宜曠望,公余聊此發醯雞。

    143 《歸去來辭》 宋·陳普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144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145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146 《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虛蒲大受王園泛舟各賦二首》 宋·郭印

    春江晚多思,拂面風棱棱。
    舟行明鏡中,天水同一澄。
    滄波濯新柳,喬松上寒藤。
    風梅雪飄徑,兩麥青平陵。

    147 《謁翁丈四十韻》 宋·李處權

    之子儒林杰,斯文國士稱。
    詞章曹植擅,典故叔孫能。
    秉哲中逾曠,撝謙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壺冰。

    148 《訪何庵觀水陸功德》 宋·陸文圭

    山收雨腳云氣溫,葛藤剌屢穿徑人。
    精廬桃李花漫山,聲鐘聲繞落花間。
    野僧凈設伊薄供,譯脫西方如說夢。
    我方云笑耳不聞,寒窗暮對西山云。

    149 《游賢坂書贈可大》 宋·丘葵

    十月寒猶未,幽人樂自便。
    看山行覓句,掃石坐談玄。
    一徑藤蘿月,數家桑柘煙。
    舊時釣魚處,枯木倒寒泉。

    150 《安吉道中》 宋·釋紹嵩

    六尺枯藤了此生,青春作伴日同行。
    墻頭花吐舊枝出,原上人侵落照耕。
    芳草似袍連徑合,亂山如畫帶溪平。
    杜鵑知我歸心急,啼了千聲更萬聲。

    151 《金剛隨機無盡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宋·釋印肅

    因游樵子徑,底事因緣定。
    不唱葛藤歌,打個直截令。

    152 《春風辭寄武威石秘校》 宋·釋重顯

    春風何蕭蕭,和雨復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勢曾烈。
    毗城癡愛老,怯寒對清拙。
    衰巖影響士,難御同孤劣。

    153 《游鼓山一首》 宋·蘇籀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飄箔疏雨傾。
    漱石枕流東道主,櫛風沐雨吾曹行。
    百尋懸瀑瀉紳佩,兩邊喬木翔枅甍。
    乞漿滿甌牛乳粥,縱酒下箸駝蹄羹。

    154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155 《何茂宏茂恭攜酒見過復侑以詩次韻一首》 宋·喻良能

    薄云漏朝羲,積雨霽中夏。
    白波涵磬湖,清影漾茆舍。
    輪蹄絕還往,文史富閑暇。
    畏友有機云,英標凜王謝。

    156 《卞山石林》 宋·袁說友

    物是人非舊,堂空語不應。
    千重云夭矯,百態玉崚嶒。
    斷壁苔封徑,縣巖樹掛藤。
    搘頤重覓日,猶記昔年曾。

    157 《戊寅除夜拂水山莊和牧齋韻二首》 明·程嘉燧

    舊識園梅與徑蓬,新泉照眼后堂中。
    松明澗道余寒雪,草色筵開上日風。
    顏面過年梁月白,歡娛今夕燭花紅。
    它時守歲招呼近,只在藤蘿水石東。
    ¤

    * 關于藤徑的詩詞 描寫藤徑的詩詞 帶有藤徑的詩詞 包含藤徑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