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藜杖的詩詞(837首)
781
《和東海題云松嶺書堂》 宋·陳宓
百尺長松帶碧蘿,杜溪深鎖蔣洋坡。
一堂來作群山主,四牖分盛好景多。
書卷不須扃戶讀,詩翁頻許杖藜過。
一生心事何難足,更與前灣月半簑。
782
《瓶梅》 宋·陳宓
為怕凋零不忍栽,問云何處正初開。
小窗盡日看春至,短帽無人徹夜陪。
光景長如新月上,杖藜懶向小園隈。
最憐飛玉朝來見,不怪狂風急雨催。
787
《寓寧庵縱步》 宋·鄧深
野澗雨初歇,曉陰云未開。
訪君行李處,許我杖藜來。
及到田家問,還聞轍跡回。
西風黃葉下,悵望立蒼苔。
788
《齊云》 宋·鄧深
閑云無定在,為問齊不齊。
風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
寬虛快舒嘯,領覽時杖藜。
南城塊蘇耳,擾擾人自迷。
789
《巖石山鼓]》 宋·鄧深
有字留詩錦,無皮入藥囊。
同堅唯鐵杖,易穴豈藜床。
況有千年潤,能添六月涼。
因巖作書院,馳譽比衡陽。
790
《己已登玉峰亭二首》 宋·杜范
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
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
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
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791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吾性能忍窮,所以不仕宦。
兩紀加一載,考槃歌在澗。
當車穩杖屨,當肉飽藜莧。
雖然鮮歡娛,終不墮憂患。
793
《典秀山宅半》 宋·方回
半宅分僚友,門開別向西。
送書人未識,歸舍犬猶疑。
老喜吟窩窄,廉從典價低。
余山兼剩沼,亦足杖吾藜。
795
《將歸》 宋·郭印
兩載春風客,翩翩憶舊棲。
林深喧鳥雀,水暖亂鳧鹥。
到處宜傾榼,逢人數杖藜。
荷花難負約,飛語報云溪。
797
《秋吟》 宋·黃庚
滿眼秋光動客情,小園閑步杖藜輕。
黃花憔悴應思晉,才遇淵明香便清。
799
《翠峰庵即事》 宋·黃庚
竟日雪幽處,杖藜不憚遙。
客行黃葉路,僧立碧溪橋。
巖瀑飛寒雪,松風吼夜潮。
是山皆可隱,何用楚辭招。
800
《望靈石》 宋·李處權
杖藜出望江郎峰,清輝秀氣在眼中。
當年何人運神斧,劖削碧玉成芙蓉。
平地崛起五千仞,浮云落日當秋空。
東西南北千里間,他山莫敢來爭雄。
* 關于藜杖的詩詞 描寫藜杖的詩詞 帶有藜杖的詩詞 包含藜杖的古詩詞(8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