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藜杖的詩詞(837首)

    421 《春雪晚晴出西村》 宋·范浚

    步屐尋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鵓鳩啼。
    墮梅殘白猶明樹,著柳暗黃初映堤。
    風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懸規。
    最憐碧漲侵沙尾,更傍橫橋一杖藜。

    422 《秋日郊居》 宋·郭秉哲

    一葉驚初下,煩襟喜復清。
    云邊開岫色,風外送漲聲。
    菊引陶潛興,蓴牽張翰情。
    迎眸秋色遠,頓覺杖藜輕。

    423 《七臺山》 宋·何鎬

    一上青云梯,杖藜披素襟。
    追隨同聲客,不作殊方音。
    過雨飛重泉,積煙昏茂林。
    疊嶂杳峭崿,竦峰起嶇嵚。

    424 《題汪水云詩卷十首》 宋·胡斗南

    老來無意謁侯門,自愛梅花水月村。
    更擬孤山結茅屋,杖藜聊復信乾坤。

    425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426 《升香林洞》 宋·黃初庵

    日射巖扉曉霧開,杖藜拄石破蒼苔。
    一雙蛺蝶隨人去,知是香林洞里來。

    427 《盤墅·送院獨步》 宋·黃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參天檜柏古槎牙。
    杖藜終日頻來往,不羨堤邊呼筑沙。

    428 《碧云洞》 宋·蔣燮

    漢室真人已駕鴻,空留洞府舊山中。
    暮云凝合元非鏁,俗骨腥膻自不通。
    束火杖藜深杳杳,袖椎敲石喜{降阝換音}{降阝換音}。
    若為化作雙飛鳥,得與郎官繼此風。

    429 《疏山》 宋·黎道華

    杖藜徐步興何長,宛宛嵐光接水光。
    蟬噪荒林桐葉老,風回半野稻花香。
    卻過蕭寺尋僧話,又入松軒臥晚涼。
    雨后微云山更好,與君行李未須忙。

    430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駐目亭》 宋·李庚

    吏散長郭靜,杖藜巾一幅。
    只圖寬眼界,不管窮腳力。
    野水露微灣,寒山出寸碧。
    待拍洪崖肩,蓬萊真咫尺。

    431 《飲藥房陳戶山居韻得合字》 宋·林尚仁

    常人厭寂寥,隱士畏喧雜。
    山居主人百好無,終日哦詩增長書合。
    我本山中人,心事亦頗合。
    杖藜約客行幽深,來扣吟扉坐陳榻。

    432 《題清芬閣》 宋·令狐俅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跡雖久騷雅傳。
    田廬不廢子孫賢,慶門簪組方蟬聯。
    我來源中訪高隱,□人邀客云山前。
    朱門綠閣照溪水,長松茂材□寒煙。

    433 《題汪水云詩卷十一首》 宋·劉師復

    杖藜引客入漁家,盡敞蓬窗作供茶。
    三面闌干詩思闊,湖光千頃浸荷花。

    434 《新春謾興》 明·劉玉

    杖藜門外問浮槎,路隔溪南處士家。
    梅子漸肥梔子瘦,黃鸝啼盡雨中花。

    435 《朝陽洞》 宋·呂愿中

    半世觀山鬢已皤,欲求釣艇老漁蓑。
    杖藜又過煙霞洞,聞說當年爛斧柯。

    436 《索笑圖詩》 宋·馬先覺

    封侯無骨登淩煙,食肉無相當萬錢。
    君看檐下偃蹇者,如何頭上著貂蟬。
    雅宜置之一丘壑,了此三生梅竹緣。
    云巖霜落月照水,有美玉樹臨風前。

    437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錢易

    暫謁明光拂斗槎,杖藜歸去赤城霞。
    琳宮重啟仙人室,金闕新辭太帝家。
    祇自運心奔白日,何須擲米作丹砂。
    云章賜重崆峒遠,還向懸岑煉五芽。

    438 《竹徑步月》 宋·饒良輔

    素月流空天不夜,清輝散入疏林下。
    下有幽人獨往來,杖藜縹緲誰能畫。

    439 《示執坐禪者》 宋·釋省澄

    大道分明絕點塵,何須枯坐始相親。
    杖藜日涉雞山趣,便是煙霞物外人。

    440 《自題像》 宋·釋惟政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
    解空不許離聲色,似聽孤猿月下啼。

    * 關于藜杖的詩詞 描寫藜杖的詩詞 帶有藜杖的詩詞 包含藜杖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