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藜杖的詩詞(837首)

    241 《仁壽縣后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 宋·郭印

    虛亭突兀枕崇岡,玉宇無風秋自涼。
    地闊群山爭逶迤,天低遠樹立微茫。
    陰晴易辨云霞色,曉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242 《馮當可游龍鶴山有詩贈安道人用韻二首》 宋·郭印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記曾經。
    真人眇忽在何許,更隨藜杖緣青冥。

    243 《和元汝功晚涼城上》 宋·郭印

    潛鱗思縱壑,倦羽欲歸林。
    平生山水興,過眼必登臨。
    況復西風來,天云布層陰。
    殘暑退十舍,新涼直萬金。

    244 《次韻王德夫晚晴郊行之作》 宋·郭印

    天含愁思雨冥冥,晚色云銷萬里青。
    幾點沙鷗臨水鏡,數重煙樹簇山屏。
    雅聞樵采能談道,欲耦鋤耰更問經。
    藜杖芒鞋先有約,相從避世免深刑。

    245 《九月二十日率趙彥和王平叔劉誼夫游棲巖寺彥》 宋·郭印

    少時苦愛山,藜杖春復秋。
    峰巒如佳人,一顧銷百憂。
    野性不受羈,思與麋鹿游。
    失腳名宦場,冠纓絡人頭。

    246 《歸云溪》 宋·郭印

    九夏何知暑令行,輕風拂拂水泠泠。
    只憑藜杖穿幽徑,還喜蒲團憩小亭。
    散誕竹邊梳白發,徘徊江上誦黃庭。
    人間無此清涼處,亦許兒童共乞靈。

    247 《贈醫者花道人》 宋·黃庚

    藜杖橫肩過竹扉,半挑藥籠半挑詩。
    笑予盤礴山云裹,泉石膏盲作歷醫。

    248 《過德孺池上二首》 宋·李處權

    樹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歡。
    吞聲鳥自屏中過,倒影山從鏡里看。
    佳處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來未筑沙堤路,豈信東山有謝安。

    249 《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 宋·李處權

    何年此峰獨飛來,群山讓秀中崔嵬。
    神刓天畫不可狀,仰視孤高摩斗魁。
    蘊靈產此萬珍木,隆霜幾度森不摧。
    異僧一見乃能識,擊洞果有猿聲哀。

    250 《潛心齋》 宋·李處權

    古之學為己,今之學為人。
    始乎芒芴間,擴充遂無垠。
    克己而復禮,天下皆歸仁。
    尼父百世師,道妙圣且神。

    251 《病起》 宋·李復

    病起秋將晚,高林棄半黃。
    梳驚殘發少,瘦覺舊衣長。
    尚怯扶藜杖,猶勤檢藥囊。
    喜拋烏帽去,曝背臥朝陽。

    252 《和人游千金公主園池》 宋·李復

    溪流古堞帶林高,林下行通小水橋。
    但有春風催載酒,更無仙鳳伴吹簫。
    花間鳥散驚藜杖,沼際波回轉桂舠。
    塵跡尋余思一吊,楚魂飛盡不能招。

    253 《晚客狎至應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詩示謝敞教授》 宋·李復

    岸幘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形骸猶是累,語默更何心。
    望外浮云薄,涼生古汲深。
    自憐多懶僻,塵色悶孤琴。

    254 《游山寺》 宋·李復

    山后山前紺宇開,閒攜藜杖結青鞋。
    霜欺泉澀群流淺,風勁林凋萬壑哀。
    到處每逢清眾出,有時偶伴野人來。
    裴公看盡因緣在,百塔龕前首重回。

    255 《和徐發承議懷歸》 宋·李復

    骎骎長路倦羸驂,搔首飛塵苦戰酣。
    猿過故山驚曉帳,苔生舊釣暗秋潭。
    土風膏潤田耕熟,物意清幽井汲甘。
    一別幾年勞客夢,會攜藜杖破晴嵐。

    256 《雅宜山在城西五十里有德庵在其下穹寄山福寺》 宋·陸文圭

    雅宜山低一眷石,氣歷化高千丈碧。
    不論城市與林丘,愛山倒是詩人癖。
    寒泉修竹蒼岸底,青山解與高人語。
    花落猿吟總是機,舉似山僧盡馬句。

    257 《宴交代趙寺丞樂語口號》 宋·牟巘五

    帝教云牧重云山,柱輒清朝玉立班。
    八月星槎來海上,九天藜杖照人間。
    煩公政事文章手,開此江山父老顏。
    若到西湖應記取,明年此日看徵環。

    258 《游齊山倉使遣贈長歌和韻》 宋·錢時

    昔來陽未復,倏觖今大壯。
    頗復懷茲游,山山日環鄉。
    雪多春較澀,寒力花難王。
    晨興起和羹,御風颯然往。

    259 《信步》 宋·丘葵

    榻上殘書已倦攤,幅巾藜杖出柴關。
    卜居宿鷺眠牛處,覓句殘蘆敗葦間。
    心逐間云橫碧落,眼隨飛鳥度青山。
    忽然信步苔磯上,又得漁翁作伴還。

    260 《贈別顯上人》 宋·釋紹嵩

    兩浙尋山遍,依稀三十秋。
    征塵添老色,藜杖賦歸休。
    落葉隨杯渡,殘虹帶夕收。
    不知從此去,能寄短書不。

    * 關于藜杖的詩詞 描寫藜杖的詩詞 帶有藜杖的詩詞 包含藜杖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