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藜徑的詩詞(119首)
41
《林處士幽居》 宋·鄭昂
山籬短短徑斜斜,屋子三間竹半遮。
歲饉無僧供菜把,天寒有鶴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謝家。
共約春晴草芽動,杖藜攜酒踏晴沙。
42
《山寺作》 明·陳公綸
近郭叢林邃,山環徑轉微。
溪光分石發,厓色亂苔衣。
樹密云能度,風閑鳥便飛。
短藜看未足,時傍夕陽歸。
43
《秋晚過西庵》 明·陳繼
游吟何處最宜頻,谷木溪西第一鄰。
竹徑清風啼黠鳥,柴門落日對閑人。
穿云漸覺香裘重,照水惟憐白發新。
常得杖藜隨去住,不須琴酌在芳春。
44
《春日閑居述懷》 明·杜瓊
紅塵道上馬紛紛,延綠亭中杳不聞。
日轉長林移樹影,雨余芳徑長苔紋。
閑吟自策青藜杖,高臥誰書白練裙。
寡過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負斯文。
46
《東堂新成二首》 明·嚴嵩
種樹成陰辟沼漁,數椽聊此卜幽居。
諸峰稍識嵐霏外,三徑新鋤灌莽余。
窮巷頗回高士轍,藜床時讀古人書。
欲因蘿薜辭簪弁,慚愧天恩在玉除。
50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54
《贈郭道人》 宋·戴復古
滅性能安樂,深居絕是非。
英雄行險道,富貴隱危機。
紙被如綿軟,藜羹勝肉肥。
蒼苔滿山徑,最喜客來稀。
56
《和前人韻》 宋·辛棄疾
茶瓜不作片時留,又向悠然作勝游。
花徑似經新掃酒,竹林喚起舊風流。
天教有象皆楷寫,世已無書可校讐。
長日苦遭蟬噪聒,杖藜擬訪澗泉秋。
57
《幽居初夏》 宋·陸游
詰曲穿桑徑,謳啞響竹門。
疏泉灌藜莧,倚杖牧雞豚。
江步橫新舸,茅檐弄幼孫。
太平端有象,誰與畫吾村?
58
《初秋即事》 宋·陸游
老來閱恲苦匆匆,又見流年入鬢蓬。
山徑濕螢黏露草,井床病葉霣秋風。
鄰翁每共藜羹味,稚子能終汗簡功。
造物於人元不薄,未須抵掌嘆囊空。
59
《晚行舍後》 宋·陸游
略彴東邊一徑深,杖藜行飯當登臨。
稷山并海出遙碧,禹穴生云成暮陰。
殘歲自興游子感,少年誰解老人心?歸來燈火參差夜,倦倚胡床續短吟。
* 關于藜徑的詩詞 描寫藜徑的詩詞 帶有藜徑的詩詞 包含藜徑的古詩詞(1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