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藏書子的詩詞(538首)
442
《寄浚川先生》 明·薛蕙
覽公談玄作,贈公詠玄篇。
尋仙愿未果,懷舊心悠然。
摳衣游郡齋,言詩偏賞激。
束書謁京邸,交臂俄分析。
443
《隩敘》 明·于嘉
興寄隨年短,尸居度日長。
廚供大阮酒,爐炷小宗香。
倦涉英雄記,勤披服食方。
敝精玄尚白,凋干紫移黃。
445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宋·蘇軾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此身如線自縈繞,左旋右轉隨繅車。
誤拋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446
《失題二首》 宋·蘇軾
山行似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容凈足,山腰苦筍耿盤蔬。
喬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448
《放魚行》 宋·范成大
水落塘枯魚臥陸,小兒抱取不濡足。
昂藏赤*亦垂頭,背負玄鱗三十六。
家人滌砧不辭勞,云有素書金錯刀。
嗟予贖放豈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
如今已脫張胡子,好上龍門飲湖水。
不然崛起載飛仙,切莫顛狂稱長史。
449
《步虛》 宋·陸游
瀛海日月淵,蓬壼仙圣宅。
駕鶴一時游,海面日夜窄。
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甕中。
天地廣如許,誰能發其蒙?丹書千卷藏一塵,子能求之勿從人。
晴窗趺坐春滿腹,昆侖待得丹芝熟。
450
《登劍南西川門感懷》 宋·陸游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451
《寄五郎兼示十五郎》 宋·陸游
八十九十老可驚,白發森然憎鏡明。
身當游岱尚少駐,書欲藏山殊未成。
大兒為國戍絕塞,季子伴翁親短檠。
古人已矣不可作,夜闌撫幾嘆平生。
452
《咸齏十韻》 宋·陸游
九月十月屋瓦霜,家人共畏畦蔬黃;小甖大甕盛滌濯,青菘綠韭謹蓄藏。
天氣初寒手訣妙,吳鹽正白山泉香。
挾書旁觀樨子喜,洗刀竭作廚人忙,園丁無事臥曝日,棄葉狼籍堆空廊。
泥為緘封糠作火,守護不敢非時嘗。
453
《燈籠》 宋·陸游
我年十六游名場,靈芝借榻棲僧廊。
鐘聲才定履聲集,弟子堂上分兩廂。
燈籠一樣薄臘紙,瑩如云母含清光。
還家欲學竟未暇,歲月已似奔車忙。
454
《題薰陾中興慶壽頌》 宋·楊萬里
炎暉十華生太皇,即宋光武趙少康。
皇穹柱折地無軸,再辟三極紀八荒。
與天同仁自同壽,八十萬歲登九九。
淳熙天子駕蒼龍,春王三朝領群后。
455
《寄答參寥五首》 宋·張耒
蕭蕭江湖客,疏瘦若秋竹。
苦心為詩章,日夜撓心腹。
清弦無浮聲,促柱有哀曲。
湔湔幽嚴泉,一一清可掬。
456
《送彥孚主簿》 宋·黃庭堅
斯文當兩都,江夏世無雙。
叔度初不言,漢庭望風降。
中間眇人物,潛伏老崆谾。
本朝開典禮,棫樸作株樁。
457
《留幾復飲》 宋·黃庭堅
幾復平生好,能來屈馬蹄。
愈風觀草檄,刮膜受金篦。
藏器時難得,忘言物已齊。
買書聊教子,讓粟不謀妻。
碧草迷寒夢,丹楓落故溪。
爾時千里恨,且愿醉如泥。
458
《酌別世弼》 宋·黃庭堅
王郎婚友平生期,學問文章過吾黨。
一見懸知白璧奇,三年未負青云賞。
蘇秦六印自多金,陶朱再相宜藏鏹。
貧賤相知乃為貴,功名所在何須枉。
459
《次韻孔四著作早行》 宋·黃庭堅
棄置鋤犁就車馬,從來計出古人下。
塵埃好在三尺桐,不疑萬世期子野。
明經使者著書郎,風雨乘馹忘夙夜。
回車過門問無恙,何意深巷勤長者。
460
《題陳象賢竹素圖》 元·王冕
君家竹素園,異彼□□谷。
插架牙簽三萬軸,卷藏東觀吞天祿。
‘清風明月時往來,紅塵不墮香蕓堆。
蝌蚪鳥跡一玉開,懷幽抱密真奇哉。
* 關于藏書子的詩詞 描寫藏書子的詩詞 帶有藏書子的詩詞 包含藏書子的古詩詞(5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