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藉渠的詩詞(48首)

    21 《和黃宰木犀》 宋·洪咨夔

    春風花事數河陽,又見玲瓏糝綴黃。
    萬斛香添秋醖藉,十分涼借月容光。
    熏奩拾取留長挹,湯鼎煎來得細嘗。
    須信小山標致別,從渠涂額學宮妝。

    22 《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 宋·葛立方

    漁師竟日漁,水族作斤賣。
    小捐使鬼兄,大載獲鱗介。
    鯤鯨未易羅,所得亦殊態。
    青蛙盡公私,朱鮪兼小大。

    23 《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宋·韓維

    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
    飛泉洶涌出峰后,四時激射蒼巖。
    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
    援蘿俯瞰石底凈,明鏡光溢青瑤函。

    24 《再次韻》 宋·陳造

    傳聞使者心,忽士幾忍渴。
    廣文馬已秣,勢似不宜遏。
    長翁仕窮山,離索幾茍活。
    藉君忘幽獨,長恐有力奪。

    25 《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 宋·陳造

    儒冠幾經秦,士貴始藝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語。
    文風逮列圣,秀異彌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務稽古。

    26 《謝宋宰惠玉友曲方》 宋·陳造

    夫子如周郎,即之疑飲醇。
    相從不逾歲,遽欲瀟湘秦。
    此生憂患余,佽助嗟無幾。
    安得如公者,莫逆與終始。

    27 《題劉行父凈香軒》 宋·陳造

    劉郎何所有,寒碧二百本。
    方渠懋進修,藉爾伴蕭散。
    妙處鼻觀領,悠然市聲遠。
    朱墨五千卷,日力自繾綣。

    28 《泊府口》 宋·陳造

    建鄴重東南,爰從吳晉后。
    鎮戍分淮江,心腹運臂肘。
    我舟歷陽岸,煙外見鐘阜。
    問名良賓實,南渡此其口。

    29 《芝草》 宋·李石

    邊上秋風生,眾芳感蕭瑟。
    何由九地底,一氣回暖脈。
    官居類僧坊,忽有芝草坼。
    駢跗間紅紫,合蓋暈黃白。

    30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31 《戲貽秋泉子》 宋·李流謙

    桂椒發芳辛,水泉佐澄潔。
    風味可人哉,醖藉固佳客。
    清非伯夷隘,和異柳惠褻。
    壺子與俱來,表里清徹骰。

    32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宋·廖行之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斗矜余鋒。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33 《家書送白額因賦》 宋·虞儔

    虎踞南山孰敢樵,盜渠名字卻深逃。
    誰能雪里窮三窟,縛送尊前慰老饕。
    試喚玉纖揎碧袖,笑看霜片落金刀。
    族庖堪恨無風味,紅暈蒸花更藉糟。

    34 《詠梅六首》 宋·趙蕃

    老眼從昏翳,高情未脫遺。
    雖云謝能賦,政爾動相思。
    彼自無妍鄙,渠寧可磷緇。
    猶須藉名勝,相與厚襟期。

    35 《次韻斯遠投宿招賢道店對竹再用前韻見懷二首》 宋·趙蕃

    興懷王子猷,匪但一朝夕。
    看君愛主意,與渠蓋加璧。
    詩成辱持贈,經勝梧桐滴。
    我句本非儔,分光藉鄰壁。

    36 《送李袁州泛舟入浙》 宋·趙蕃

    晦庵無處著,泛宅又吳淞。
    載月初尋棹,看山不藉筇。
    聽渠猿鶴怨,心喜鷺鷗逢。
    遙想題詩處,楓橋半夜鐘。

    37 《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子也吾嘗友,天乎獨異渠。
    仕無通籍祿,家有厚齋書。
    講說來匡鼎,風騷藉子虛。
    爭榮森竇桂,訓不負蕃畬。

    38 《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 宋·魏了翁

    嚴風吹衣落南土,手批{左兒右吾}猱藉封虎。
    緣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編茆百家聚。
    天公似為羈人謀,閉藏佳境城東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眎更得夫容州。

    39 《小圃茅亭初成即事十絕句》 宋·程公許

    鑒池取月未傷廉,何必蓮峰詫藉船。
    少待清渠通綠溜,醉歌綠幰鑒明蠲。

    40 《壽延邁叔祖》 宋·程公許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
    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來裔。

    * 關于藉渠的詩詞 描寫藉渠的詩詞 帶有藉渠的詩詞 包含藉渠的古詩詞(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