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薄民的詩詞(298首)
261
《適揚州》 明·袁凱
淮海表茲郡,東南誠要津。
近代亦雄藩,親王蒞斯民。
荊吳自茲入,燕趙亦來臻。
舟車無停運,孳貨若丘墳。
262
《桂風亭》 宋·陶弼
新亭序立郡城樓,樽酒登樓未免愁。
家住斗星天北野,路隨潮水海南頭。
古憂蛟蜃今思濟,從說魚蝦不直鉤。
民俗不知官況薄,上書重把寇君留。
263
《勸農》 宋·張嵲
奉詔勵農耦,建旟行近郊。
流云生薄陰,遠色澹平皋。
溪口逾散渙,山遠始岧峣。
柔荑展翠茵,穹石架長橋。
26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266
《六月雨十一首》 宋·許月卿
今歲無時不御寇,每年此際去防秋。
琴散廣陵今叔夜,笳聲出室古劉疇。
啟沃欣承霖雨楫,流離安樂雁鴻洲。
我自清時幸民著,茅柴薄晚婦能篘。
268
《夜過仲家淺閘》 明·李東陽
日維乙未月丙戌,青天無云月東出。
舟人喧豗夜濤發,翻沙轉石紛出沒。
是時水淺舟在地,閘門崔嵬晝方閉。
閘官醉睡夫走藏,倉卒招呼百無計。
269
《寄宋嗣宗》 宋·晁公溯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寧止數斗泥,乃有千丈渾。
帝選高才郎,遠來乘輶軒。
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
270
《簡梁子輔》 宋·晁公溯
比報趨魏闕,俄從三館游。
此地非人間,清絕乃瀛洲。
時應陪群仙,記帝蓬萊丘。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樓。
272
《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 宋·陳淳
臞菴先生仙籍豪,固非塵中浪骼骨。
挺特不隨時世妝,那學兒女夸首髴。
朅來龍江主文盟,鑪錘廣大無棄物。
裁狂雕朽誰弗容,游刃三年不少{屈刂}。
273
《素馨茉莉》 宋·陳宓
姊娣雙承雨露恩,至今猶有斷腸魂。
道人不受濃香足,四山甘雨已如傾。
蚤知縣令才能薄,賴有禪翁愿力宏。
宿麥頓蘇民氣樂,更期膏潤接春耕。
274
《春盤》 宋·陳宓
清晨采擷南山麓,金刀細細裁青縠。
素盤恰辦饑雷鳴,飽覺春陽滿枯腹。
我生頭頷非虎燕,未許嚌胾薄野蔌。
從今蔥韭藝一區,便可朝餐食無肉。
277
《九日有感再書》 宋·方回
荒山過雨薄寒新,洗盡西風扇底塵。
萍梗江湖今故國,干戈天地幾遺民。
向來佳節都如夢,不謂衰年剩此身。
草草兒曹一杯酒,誰歟可與話酸辛。
278
《店紿嘆》 宋·方回
均為橫目民,賢否天壤異。
茍懷長者心,必徇君子義。
道途分兩岐,書木立標識。
行人免顛迷,豈不亦一惠。
279
《送□景文長興丞》 宋·方回
太湖之岸環□縣,君所佐縣為最雄。
其民無不挾利刃,往入殺人白晝中。
荻浦鹽丁更獰惡,輕舠出沒洪濤風。
邇來清霜凍天地,一掃蚊虻銷昏雺。
* 關于薄民的詩詞 描寫薄民的詩詞 帶有薄民的詩詞 包含薄民的古詩詞(2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