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薄俗的詩詞(496首)
61
《到潤望竹林寺憶朱昌叔》 宋·王令
常與幽人過竹林,重來無地豁煩襟。
青山欲去誰堪語,薄俗相期不到心。
何計江湖終隱釣,去隨魚鳥共飛沉。
塵埃聞說難為客,早晚歸來憶舊吟。
63
《題嚴先生祠堂》 宋·蔡襄
遵此巢由志,誰希公相權。
人瞻祠樹古,天作釣壇圓。
高節千秋外,遺蹤一水邊。
孤風敦薄俗,豈是愛林泉。
64
《哀湯與立父》 宋·王之道
薄俗久不競,丘園多逸民。
聞君輕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夢苕溪曉,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濱。
67
《七夕》 宋·強至
七月七日暑氣徂,此夕何夕樂且娛。
世傳牽牛會織女,雨洗云路迎霞車。
初因烏鵲致語錯,經歲一會成闊疏。
牛女怒鵲置諸罪,拔毛髠腦如鉗奴。
68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薄俗不難化,君子要得情。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無名。
一從吏海邑,我暇民樂生。
阱填虎自避,心冥鷗不驚。
且了飽飯課,不問報政成。
69
《贈陳生》 宋·胡寅
茅容殺一雞,留半置庋板。
奉親須肉味,對客但蔬飯。
仲由身負米,豈雇人嗤莞。
參乎三釜樂,不羨千金產。
70
《送朝京赴福清宰》 宋·吳芾
來往看看二十春,開懷情話日相親。
懸車我已安三徑,捧檄君俄向七間。
肯為浮名隨薄俗,但施善政撫疲民。
他時奏最歸來處,好訪湖山莫厭頻。
72
《賀王委發提舉掛冠》 宋·姜特立
明主尚書識履聲,君持閩節復儀形。
八年可仕不謀祿,七秩及時斯引經。
肯把清名夸薄俗,只將厚德養修齡。
新詩祖送三千首,疏傅當時得寧馨。
75
《留別周愚卿兄弟》 宋·趙蕃
四海雖云皆弟昆,悵茲薄俗與誰論。
平生泛愛老逾厭,獨覺君家久更敦。
百里闌干山作幾,數家籬落竹為村。
異時相憶相思處,明月清風同酒樽。
76
《送陳君保作吉赴廣漕》 宋·王邁
昔我與君俱妙齡,同時棄貢鄉曲英。
君攜令遜伯湖氏,天性好義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視名第鴻毛輕。
此事今無古亦少,百鳥群中孤鳳鳴。
77
《聞倪尚書赴詔》 宋·王邁
老倪昔戇去國,時無一語為王留。
自從醫國失扁鵲,民之瘼矣矧可瘳。
滿朝爭慕舌為柔,忍恥戴天事世分。
間有一念及王事,祗能氏頭效楚囚。
78
《和遁澤惠豆粟韻》 宋·王柏
秋深萬物盡歸根,五谷從來不解分。
以長而食了無事,南山有種何曾勤。
遁澤真情在句中,薄俗三嘆曹劉風。
識得異形同一氣,應無管蔡怨周公。
79
《又似前人》 宋·陳著
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見只驚嗟。
心憑實地應多事,詩引清風歸一家。
休看馬頭秋后葉,自培門里歲寒花。
何時相接從容步,遍歷山巔與水涯。
* 關于薄俗的詩詞 描寫薄俗的詩詞 帶有薄俗的詩詞 包含薄俗的古詩詞(4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