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薄俗的詩詞(496首)
441
《次韻劉簿寄示》 宋·方岳
塵世崎嶇天一握,俗子追奔蝸兩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頭甘寂寞。
手提老筆挾霜氣,合上蓬山直延閣。
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443
《醉中示梅山弟》 宋·陳著
浮生無足處,樂事有誰真。
風雨少晴日,弟兄能幾人。
清談流俗外,薄醉小窗春。
栩栩投床夢,方知造物仁。
446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云杳叆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447
《次韻謝潔齋惠春膏紙》 宋·馬廷鸞
霜毫禿盡千枝竹,銅雀臺荒死潘谷。
哀哉四寶并成空,猶有老崖藤搗玉。
青錢學士將相科,黑頭刺史朱丹轂。
懷銀早去鎮湖湘,掞藻端如起巴蜀。
449
《用元韻答汪廣文》 宋·王炎
十丈花開玉井峰,藤蘿亦附灌木叢。
可憐浮食不根著,南北羈旅如燕鴻。
倦飛欲返返未得,夢魂時繞三徑松。
故人相見發孤笑,執熱一濯清穆風。
450
《平江臘月廿五夜作》 宋·陳藻
昨日宰豬家祭灶,今宵洗豆俗為糜。
燔柴夾水明如晝,截竹當階爆御魑。
故國賽還新歲愿,老翁回憶幼年時。
才高命薄天相戲,我亦剛腸不肯悲。
451
《登大明寺塔》 宋·宋庠
故歲搖落時,憑高望揚越。
流光不我與,復此值凋節。
孤塔踞層岡,仙盤湧漻泬。
病足攀危梯,寸晷或三歇。
452
《桂風亭》 宋·陶弼
新亭序立郡城樓,樽酒登樓未免愁。
家住斗星天北野,路隨潮水海南頭。
古憂蛟蜃今思濟,從說魚蝦不直鉤。
民俗不知官況薄,上書重把寇君留。
454
《十日發祁陽》 宋·項安世
蟋螭結蚓走長坡,百盡蒼煙出女蘿。
削柿徵膏憐俗薄,和泥封痏謝官多。
輝輝野日晞寒發,索索剛風起細哦。
幸自本無饑渴慮,不知事此婆娑。
455
《寄鄭薦玉》 宋·項安世
鄭公身與我同寒,陸子泉頭隔幾山。
為客蓋頭無一瓦,何時開眼見千間。
非干世俗人情薄,自是書生命運慳。
三邑未隨燔肉廢,先師心事幾曾還。
457
《古洗》 宋·章甫
古人不可見,古物亦無幾。
今朝雙眼明,乃識漢時洗。
規模簡而質,仿佛古君子。
年深土銷蝕,薄處僅如紙。
459
《陳仲美夏木圖》 明·張羽
董元夏木不復見,俗本紛紛何足觀。
陳郎筆力能扛鼎,寫此千章生晝寒。
陰森似有神靈會,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雞曉鳴清籟發,木客夜度云旂翻。
* 關于薄俗的詩詞 描寫薄俗的詩詞 帶有薄俗的詩詞 包含薄俗的古詩詞(4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