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蕉林的詩詞(112首)

    21 《蕉庵清坐》 宋·樓鑰

    薄晚歸來煙已蒼,蠻蕉一葉障斜陽。
    不須久住潭潭府,始覺山林興味長。

    22 《慧元畫寒林七賢》 宋·樓鑰

    群賢俱詩豪,世代不同處。
    安得寒林中,聯鑣睇相語。
    誰歟創妙意,臭味無今古。
    吾聞顧陸輩,寓意或如許。

    23 《次韻紅蕉》 宋·方岳

    霜林蕉葉尚橫陳,不易禁寒夜向晨。
    以貌取人通休似,其心如我別般春。
    兩年開就花何晚,千里移將句有神。
    待學伊蒲修凈供,自烹菡萏當猩唇。

    24 《寄林可山》 宋·胡仲弓

    可人期不至,日日望山孤。
    不是招吟侶,多應覓酒徒。
    虛名付蕉鹿,清興動莼鱸。
    見說同川好,能通一葦無。

    25 《次韻酬張郎中賦水蕉四首》 宋·張镃

    詩卷尋常要往回,今朝卻怕此詩來。
    只緣快讀清涼語,返覺林居有世埃。

    26 《送林一甫試浙漕二首》 宋·陳杰

    關防秋暑雙蕉葉,商略時宜十兔毫。
    贈別不須嗔語淺,如君正復坐名高。

    27 《芭蕉》 宋·黃庚

    翠葉離披傍竹林,幾年雨露受恩深。
    綠章封事今無用,空對西風抱赤心。

    28 《林間》 宋·釋行海

    林間隨分樂清朝,長愛菖蒲對寂寥。
    客到每嫌聞夜雨,窗前不要種芭蕉。

    29 《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 唐·孫逖

    樓觀倚長霄,登攀及霽朝。
    高如石門頂,勝擬赤城標。
    天路云虹近,人寰氣象遙。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30 《病后游青龍寺》 唐·李端

    病來形貌穢,齋沐入東林。
    境靜聞神遠,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葉大先沈。

    31 《山中贈日南僧》 唐·張籍

    獨向雙峰老,松門閉兩崖。
    翻經上蕉葉,掛衲落藤花。
    甃石新開井,穿林自種茶。
    時逢海南客,蠻語問誰家。

    32 《春月》 唐·元稹

    春月雖至明,終有靄靄光。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帶霜。
    纖粉澹虛壁,輕煙籠半床。
    分暉間林影,馀照上虹梁。

    33 《度門寺》 唐·元稹

    北祖三禪地,西山萬樹松。
    門臨溪一帶,橋映竹千重。
    翦鑿基階正,包藏景氣濃。
    諸巖分院宇,雙嶺抱垣墉。

    34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 唐·劉言史

    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初夏生活

    35 《宿冽上人房》 唐·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飄,林下真僧偶見招。
    覺后始知身是夢,更聞寒雨滴芭蕉。

    36 《送品上人入秦》 唐·朱慶馀

    獨去何人見,林塘共寂寥。
    生緣聞磬早,覺路出塵遙。
    江雪沾新草,秦園發故條。
    心知禪定處,石室對芭蕉。

    37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38 《驕兒詩》 唐·李商隱

    袞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歲知名姓,眼不視梨栗。
    交朋頗窺觀,謂是丹穴物。

    39 《送陳嘏登第作尉歸覲》 唐·趙嘏

    千峰歸去舊林塘,溪縣門前即故鄉。
    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憐身稱錦衣裳。
    洲迷翠羽云遮檻,露濕紅蕉月滿廊。
    就養舉朝人共羨,清資讓卻校書郎。

    愛情思念

    40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孤園寺》 唐·陸龜蒙

    浮屠從西來,事者極梁武。
    巖幽與水曲,結構無遺土。
    窮山林干盡,竭海珠璣聚。
    況即侍從臣,敢愛煙波塢。

    * 關于蕉林的詩詞 描寫蕉林的詩詞 帶有蕉林的詩詞 包含蕉林的古詩詞(1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