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蒲越的詩詞(94首)

    61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62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萬歷庚申)》 明·王惟儉

    曉起更何事,披松仿畫圖。
    開籠調語鳥,排石漱新蒲。
    越甲鳴方急,燕函調不敷。
    山中差足慰,江左有夷吾。
    ¤

    63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64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65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66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鏡湖渺然想見湖未廢時》 宋·陸游

    朝雨暮雨梅正黃,城南積潦入車箱;鏡湖無復鍼青秧,直浸山腳白茫茫。
    湖三百里漢訖唐,千載未嘗廢陂防,屹如長城限胡羌,嗇夫有秩走且僵,旱有灌注水何傷,越民歲歲常豐穰。
    泆湖誰始謀不臧?使我婦子饜糟糠。
    陵遷谷變亦何常,會有妙手開湖光。

    67 《明發青塘蘆包》 宋·楊萬里

    青塘無店亦無人,只有青蛙紫蚓聲。
    蘆荻葉深蒲葉淺,荔支花暗練花明。
    船行兩岸山都動,水入諸村海旋成。
    回望越臺煙雨外,萬峰盡處五羊城。

    68 《送吳瑞卿歸武昌》 元·王冕

    古越古為山水府,篁竹菁菁無嘯聚。
    耕田鑿井各有為,文物衣冠比鄒魯。
    玄風已散茫茫然,幾回滄海成桑田。
    眼前飛走雜梟獍,草木憔悴愁無天。

    69 《送蒲圻陳主簿彥升歸越》 宋·賀鑄

    好在稽山北,因君訪故園。
    風流久衰歇,湖水自清渾。
    可得千秋觀,相傳百代孫。
    時聞祖行客,不減漢東門。

    70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 宋·梅堯臣

    土化吳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71 《即事十首》 宋·劉克莊

    俗情重蒲飲,故事按舟師。
    莫倚無山越,閑將作水嬉。

    72 《富春行贈范振》 宋·晁補之

    錢塘江北百里余,漲沙不復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葉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風惡,風高駕潮晚不落。
    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樓,不出山行不記秋。
    越舶吳帆亦何故,今年明年來復去。

    73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見荷》 宋·蘇轍

    南國家家漾彩?靈,芙蕖遠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發,忽憶吳興十里行。
    終日舟行花尚多,清香無奈著人何。
    更須月出波光凈,臥聽漁家蕩槳歌。

    74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宋·蘇轍

    遠游既為東魯,遷居又愛南山。
    齒發自知將老,心懷且欲偷安。
    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

    75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宋·蘇轍

    菰蒲出沒風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應為高人愛吳越,故於齊魯作南風。

    76 《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宋·蘇轍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77 《寄淮南制置使薛戶部》 宋·魏野

    西自荊巫徹海涯,南從吳越接京華。
    半天下管權何重,兩地間游路不賒。
    山澤利均資我國,江湖璋盡屬君家。
    帝心已簡身寧愧,使額雖雄性不奢。

    78 《上左馮陳使君》 宋·魏野

    祖德相門闌,分符眾比難。
    憂民如有病,見客似無官。
    地鎮三秦重,衙當二華寒。
    道心經仗鉞,詩性鄙登壇。

    79 《秘閣王校理知柳州》 宋·楊億

    南越尉佗國,羅池子厚神。
    桂林驅傳遠,蕓閣解嘲頻。
    行橐黃金滿,歸程皂蓋新。
    一麾愁度嶺,五彩喜寧親。
    薏苡偏防疾,蒲盧善化人。
    蓬山直廬在,幾硯日生塵。

    80 《西湖游次韻趙見燭》 宋·王之道

    山鎮在越澤在吳,東南形勢憑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處,恍若員嶠連方壺。
    海門潮至飛雪涌,天竺雨過遙青紆。
    十年不見看愈好,正復妙筆那能圖。

    * 關于蒲越的詩詞 描寫蒲越的詩詞 帶有蒲越的詩詞 包含蒲越的古詩詞(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