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蒲廬的詩詞(108首)
81
《李鈞壽花堂〈并敘〉》 宋·蘇轍
尚書郎晉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養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開花三四,芬馥可愛。
以書占之曰:“此壽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壽花”,而余為作詩記之。
82
《李韻壽花堂》 宋·蘇轍
石上菖蒲十二節,仙人服之好顏色。
根如蟠龍不可得,葉中開花誰復識。
夫子自少讀道書,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轆轤,下入金鼎融為珠。
83
《秘閣王校理知柳州》 宋·楊億
南越尉佗國,羅池子厚神。
桂林驅傳遠,蕓閣解嘲頻。
行橐黃金滿,歸程皂蓋新。
一麾愁度嶺,五彩喜寧親。
薏苡偏防疾,蒲盧善化人。
蓬山直廬在,幾硯日生塵。
85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86
《寄題水西草堂》 明·楊基
鴛鴦湖東武塘西,桃花滿川蒲葉齊。
春風二月微雨霽,鵝鴨拍水黃鶯啼。
推窗只見參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89
《秋雨》 宋·虞儔
陰風攪林壑,驟雨倒江湖。
白日不覺沒,繁云何處無。
樓吟涼筆硯,溪夢亂菰蒲。
聞說京華甚,污泥入敝廬。
90
《到龍井寺》 宋·鄭清之
十里輕軒憩佛廬,夢身差記蝶蘧蘧。
伊蒲巧作魚蝦樣,矮筍新镵繭栗株。
暫到欲陪僧夏靜,等閑生怕俗塵污。
計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92
《碧扇行》 宋·鄭清之
冰蠶吐絲青唾茸,天孫轉機聲隆隆。
帝象初裁新樣月,蒼然正色摩寒宮。
一朝飛隨烈士手,九關自此無剛風。
乘鸞女與蒲葵翁,癡翁騃女誰為容。
93
《曉過固城湖》 宋·岳珂
放船快度固城湖,十幅輕帆日未晡。
東望金陵千嶂遠,南浮銀壩萬艫趨。
歌聲隨地參吳楚,沮澤經春畏稗蒲。
卻認棠磯尋釣艇,只憐無影浸康廬。
94
《挽趙龍泉》 宋·王柏
滿擬田廬樂莫年,誰知鳧舄遽飛仙。
鶚書連走文揚捷,麟趾多推正脈賢。
晚錫藍衫更鹖弁,徑分蒲璧鎮龍泉。
春風滿縣聞桃李,回首松楸鎖翠煙。
96
《蟂磯》 宋·董嗣杲
蟂磯聳拔大江東,梟能害人時所惡。
或謂水沃石上來,以澆易蟂本無據。
前對三山削遙翠,左望邑廬如櫛布。
政和觀額頒寧淵,青墩月出寒沙暮。
97
《綠頭鴨 為牧庵壽》 元·許有壬
論斯文,世誰方駕韓歐。
渺翩翩、舊家人物,一峰玉立高秋。
走蒲輪、鑾坡再至,照藜杖、石室重*。
要使吾元,典章文物,輝光什伯夏殷周。
99
《次游法喜寺韻》 宋·葉茵
招提四百載,不與世劫俱。
松陵拱空覺,柏香祠真如。
時秋兆嫩涼,揖客登其廬。
廓邃碑篆剝,閣迥鐘聲疏。
100
《單于行》 宋·晁公溯
單于連年壓吳壁,道路當時多阻隔。
長安宮殿麋鹿游,目見銅駝在荊棘。
一龍渡江已升天,妖氛夜沖牛斗躔。
胡兒臨江飲胡馬,倉皇捐棄珊瑚鞭。
* 關于蒲廬的詩詞 描寫蒲廬的詩詞 帶有蒲廬的詩詞 包含蒲廬的古詩詞(1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