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蒙雜的詩詞(175首)

    41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九日》 宋·蔡襄

    曉虹跨江一千尺,平浪東西入天碧。
    游人初覺秋氣涼,衣不禁風薄羅窄。
    漁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長魚三尺白。
    彩欄北倚數流螢,似與流蒙舊相識。

    42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
    變風猶井牧,驅人遂阡陌。
    周余幾崩壞,況經甫與白。
    崎嶇收狂瀾,還付濫觴窄。
    蒙莊冱渭雜,恐有郭象客。
    壁藏待知者,金石聞舊宅。

    43 《雨中雜詩(四首)》 明·劉基

    首夏涼風生,朝樹結晚色。
    蒙蒙細雨交,慘慘原野黑。
    衡門長藜莠,壞壁穿荊棘。
    念彼征戍兒,沾濕荷戈戟。

    44 《雜興三首》 宋·鄭獬

    塊泥封兩耳,師曠亦為聾。
    離朱捏兩目,觸面不得通。
    折弓斷其臂,安得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當天中。
    茍為物所蝕,齯齒猶成童。
    君子誠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雙重瞳。

    45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桃花園作芳林苑,蒙汜池通祓禊堂。
    前以驕奢為晉宋,后無規鑒亦齊梁。

    46 《矮齋雜詠二十首·患瘡》 宋·華岳

    前回風疾遍身紅,布褐因燒艷火烘。
    兩腿熱瘡今又發,休將紙被把頭蒙。

    47 《雜興》 宋·張镃

    道德釀縉紳,睟容無點塵。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親。
    頃思闕思化,四教隆諸身。
    濟濟三千徒,變蒙盡為仁。
    賢圣雖不同,氣類當等倫。
    叔度亦我師,千載風如新。

    48 《雜興》 宋·張镃

    掄才如百藥,治效各不同。
    儻能區別性,當聚和扁功。
    武德定亂后,諸公悉登庸。
    帝久知所長,未欲任已聰。
    品題資確論,毫發無蔽蒙。
    三杰隆漢業,六英夾唐宗。
    無人可能國,我欲振古風。

    49 《園中雜書四首》 宋·張镃

    黃昏橋上據胡床,青靄蒙籠總是香。
    未說居閒南面樂,且乘北面十分涼。

    50 《廬山雜詠·天池》 宋·陳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鐘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滿吾耳。
    乘興作遠游,杖策自不已。

    51 《治圃雜書二十首》 宋·方回

    圃事亦兒嬉,因成二十詩。
    似蒙神物助,堪作畫圖披。
    南面開書閣,東偏浚墨池。
    土功恐難極,莫可且隨宜。

    52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 宋·方回

    炯炯君子心,至死能忍貧。
    炎炎小人膽,為利寧殺身。
    我年三紀后,登朝忤權臣。
    逮逾四五紀,破家蒙戰塵。
    縱不當君子,終當非小人。

    53 《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 宋·方回

    可食不必駝峰肉,可居不必鴟尾屋。
    竹璃菜羹人得知,此中有士定不俗。
    東里先生癯似鶴,閒門不受童蒙瀆。
    七弦琴外棋一枰,七星冠上巾一幅。

    54 《橫翠堂成與諸公落之蒙貺佳篇不敢當也謾作數》 宋·郭印

    何處無奇觀,隱顯隨所遇。
    事有幸不幸,邂逅元非素。
    招提枕山趾,出郭才數步。
    高亭齊浮云,杖策邀我屢。

    55 《明月谷血書華嚴蒙恩宣入內庭》 宋·釋紹曇

    一回{上祝下土}破娘生指,血染春風開雜花。
    香噴龍王宮殿滿,胡僧嗅得鼻頭喎。

    56 《雜言》 宋·舒岳祥

    瑣兮尾兮胡中露,鸜之鵒之在乾侯。
    朝吟九嘆復五噫,暮賡七歌并四愁。
    白日噎噎,中林幽幽。
    墐塞兩版,蒙茸一裘。
    屋漏煤墮,糜攪粕浮。
    美人不來兮歲暮誰謂。
    霰雪滮滮,落葉如雨。

    57 《漁村雜句十首》 宋·薛嵎

    莫論塵土與煙霞,收拾襟懷即我家。
    絮帽蒙頭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58 《平胡》 唐·李隆基

    雜虜忽猖狂,無何敢亂常。
    羽書朝繼入,烽火夜相望。
    將出兇門勇,兵因死地強。
    蒙輪皆突騎,按劍盡鷹揚。

    59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唐·陳子良

    君侯稱上宰,命世挺才英。
    本超騏驥足,復蘊風云情。
    攄藻掞錦綺,育德潤瑤瓊。
    已踵四知舉,非無三杰名。

    60 《送劉四赴夏縣》 唐·李頎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
    劉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嘆美。
    聲名播揚二十年,足下長途幾千里。

    * 關于蒙雜的詩詞 描寫蒙雜的詩詞 帶有蒙雜的詩詞 包含蒙雜的古詩詞(1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