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董董的詩詞(325首)

    21 《覽董評事思歸之什因以詩贈》 唐·劉禹錫

    幾年油幕佐征東,卻泛滄浪狎釣童。
    欹枕醉眠成戲蝶,抱琴閑望送歸鴻。
    文儒自襲膠西相,倚伏能齊塞上翁。
    更說扁舟動鄉思,青菰已熟奈秋風。

    22 《董逃行》 唐·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
    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23 《董公詩》 唐·張籍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24 《董逃行》 唐·元稹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剜剜深臍脂焰焰,人皆數嘆曰, 爾獨不憶年年取我身上膏。
    膏銷骨盡煙火死,長安城中賊毛起。

    冬天寫雪飲酒抒情

    25 《董監廟》 唐·熊孺登

    仁杰淫祠廢欲無,枯楓老櫟兩三株。
    神烏慣得商人食,飛趁征帆過蠡湖。

    26 《出藍田關寄董使君》 唐·陸暢

    萬里煙蘿錦帳間,云迎水送度藍關。
    七盤九折難行處,盡是龔黃界外山。

    27 《送董正字武歸常州覲親》 唐·姚合

    路岐知不盡,離別自無窮。
    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檣收月下,江樹在潮中。
    人各還家去,還家慶不同。

    女子相思離別

    28 《塞上聞笛(一作董家笛)》 唐·張祜

    一夜梅花笛里飛,冷沙晴檻月光輝。
    北風吹盡向何處,高入塞云燕雁稀。

    29 《代董秀才卻扇》 唐·李商隱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30 《代董秀才卻扇》 唐·李商隱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31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 唐·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
    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
    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詠史懷古

    32 《送董正字常州覲省》 唐·賈島

    相逐一行鴻,何時出磧中。
    江流翻白浪,木葉落青楓。
    輕楫浮吳國,繁霜下楚空。
    春來歡侍阻,正字在東宮。

    33 《寄董武》 唐·賈島

    雖同一城里,少省得從容。
    門掩園林僻,日高巾幘慵。
    孤鴻來半夜,積雪在諸峰。
    正憶毗陵客,聲聲隔水鐘。

    34 《送酂縣董明府之任》 唐·于武陵

    南北行已久,憐君知苦辛。
    萬家同草木,三載得陽春。
    東道聽游子,夷門歌主人。
    空持語相送,應怪不沾巾。

    贊美荷花

    35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皮日休

    名卿風度足杓斜,一舸閑尋二許家。
    天影曉通金井水,山靈深護玉門沙。
    空壇禮后銷香母,陰洞緣時觸乳花。
    盡待于公作廷尉,不須從此便餐霞。

    36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陸龜蒙

    威輦高懸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將隨羽節朝珠闕,曾佩魚符管赤城。
    云凍尚含孤石色,雪干猶墮古松聲。
    應知四扇靈方在,待取歸時綠發生。

    37 《董仲舒》 唐·羅隱

    災變儒生不合聞,謾將刀筆指乾坤。
    偶然留得陰陽術,閉卻南門又北門。

    38 《董嶺水》 唐·周樸

    湖州安吉縣,門與白云齊。
    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去衙山色遠,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寫雪感慨

    39 《送董卿赴臺州》 唐·張蠙

    九陌除書出,尋僧問海城。
    家從中路挈,吏隔數州迎。
    夜蚌侵燈影,春禽雜櫓聲。
    開圖見異跡,思上石橋行。

    40 《贈董先生》 唐·徐夤

    壽歲過于百,時閑到上京。
    餐松雙鬢嫩,絕粒四支輕。
    雨雪思中岳,云霞夢赤城。
    來年期壽箓,何處待先生。

    * 關于董董的詩詞 描寫董董的詩詞 帶有董董的詩詞 包含董董的古詩詞(3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