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衣的詩詞(1291首)

    101 《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宋·劉克莊

    白頭召寘石渠中,將析微言合異同。
    靈壽不扶漢庭上,儒衣空立魯門東。
    誰云丞相知殷侑,漫費君王遣所忠。
    猶覺暮年有遺恨,書成未及質文公。

    102 《送劉立之著作歸長安因赴安定知縣》 宋·文同

    西郊晴霧曉霏霏,回首京塵一拂衣。
    上國莫嗟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歸。
    洛城氣候花才動,灞水風光絮恰飛。
    恨不同游曲江岸,與將歌酒{左言右尼}春暉。

    103 《西江月·雨後夾衣初冷》 宋·毛滂

    雨後夾衣初冷,霜前細菊渾斑。
    觚棱清月繡團環。
    萬里長安秋晚。
    槽下內家玉滴,盤中江國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
    燭影紅搖醉眼。

    104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105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百病侵形骸,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輻與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遠,後躡愈難逐。

    106 《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輸兼呈司理劉大著二首》 宋·魏野

    金魚新躍繡衣邊,暫委均輸出劍關。
    九折路危驄馬怯,一方塵靜木朱閑。
    諸侯迎送威風下,赤子歌謠喜氣間。
    更羨錦城劉大著,海棠花里恣追攀。

    107 《贈薛田察院兼呈劉大著》 宋·魏野

    居喪貧御史,家近亦難歸。
    卻恐詔起復,如何贖繡衣。
    仆夫潛去盡,親友頻來稀。
    惟有劉東觀,時時扣掩扉。

    108 《寄贈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劉大著陜路運使》 宋·魏野

    四賢同在兩川時,不獨民間斗察微。
    蜀魄血流啼亦少,巴猿腸斷叫應稀。
    文君酒旨停紅旆,神女云從慝繡衣。
    雪盡沉冤題盡景,齊看詔向十州歸。

    109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 宋·楊億

    藏室仙郎罷屬辭,暑天驅傳出京畿。
    流年兩鬢生華發,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110 《題三水縣舍左幾著作》 宋·張舜民

    還鄉去日正遲遲,枉道相過慰所思。
    歷國聘君良自苦,敝衣懷組欲誰欺。
    白楊葉上三更雨,黃菊風前一酒巵。
    莫道相逢是容易,與君頭鬢各絲絲。

    111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法華靈應著當年,今古何曾有間然。
    不見后身房次律,卻因和璞記前緣。

    112 《無著復欲去再作此留之》 宋·吳則禮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復矜小春。
    胡為要隨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
    彈琴幾時鬢毛脫,端是天教個中活。
    僧伽初不負先生,久辦淮山作衣缽。

    113 《試俞珣筆呈羅大著》 宋·陳造

    市工營營有工拙,珣也旁睨裁一吷。
    扣門屬我祗厚顏,結字著書無一愜。
    繡衣仙人歸告猷,盍收此長助毫發。
    青霄政須立螭珥,黑頭當看獲麟絕。
    豐功被世名不滅,珣亦歸裝倒明月。

    114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前僧已著草茅培,后死猶來瘞骨灰。
    一醉劇談非為爾,自澆胸次有崔巍。

    115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馬饑人困日西昏,無限歸鴉已著村。
    記取東禪風雨夕,臥無床薦闔無門。

    116 《赴飲席家人供新衣》 宋·姜特立

    勸我著新衣,深辭老不宜。
    如今百事懶,不比舞雩時。

    117 《送衛清叔著作提舉淮東》 宋·樓鑰

    羨君持節拜庭闈,未老雙親看彩衣。
    若過蓋公煩問信,坐曹日念舊游稀。

    118 《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 宋·樓鑰

    天下大峨山,雄秀盤厚地。
    山雖不在眉,所在擁空翠。
    矯矯三蘇公,挹此淑靈氣。
    文章垂日星,照映蓋一世。

    119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宋·趙蕃

    故鄉墮渺茫,乃此窮山依。
    力業困乏資,蕭颯如秋暉。
    人生初無根,歲月著翼飛。
    更堪幾寒暑,蔓劃真同歸。
    與懷死后名,不補身前饑。
    已矣勿多譚,寧能置深悲。

    120 《和張大著顛字韻二首》 宋·魏了翁

    倀倀趨局曉衣顛,妙語飛來墨已鮮。
    太一藜然分夜隙,蓬萊海闊接風船。
    臨邛詞客雖末至,淮海簽書非少年。
    獨抱區區無我察,聯篇重拜玉人憐。

    * 關于著衣的詩詞 描寫著衣的詩詞 帶有著衣的詩詞 包含著衣的古詩詞(12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