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著腳的詩詞(330首)

    281 《次前韻餞高教授》 宋·項安世

    餞者石與高,慶者徐與項。
    醵者鄭與蘇,張侯為兼講。
    酒兵互劘壘,學植交剌{耔去子換部去阝}。
    時與優孟詞,間出德出棒。

    282 《次韻蘇主管小礬山歌》 宋·項安世

    大字崢嶸如石柱,小字參差似釵股。
    醉中寫出礬山歌,夢中飛入礬山路。
    恍然身在空林間,壺公八柱橫當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壺公煙。

    283 《聽雨》 宋·項安世

    幸自蓬窗好,儂家企腳眠。
    雨聲無賴得,相喚著愁邊。

    284 《再和前韻》 宋·陳傅良

    冬夜苦難曉,短景復易夕。
    安得戶牖光,不待東方白。
    恍如游化城,瓊臺若千尺。
    英華發林藪,余彩散阡陌。

    285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286 《談禪》 宋·趙汝鐩

    禪僧晚相投,貌古似落魄,說性說虛空,雕心苦摸索。
    千百則公案,信口無一錯。
    有蟬隔窗鳴,與僧恣酬酢。
    僧喝蟬不知,僧怒蟬不覺。
    蟬厭忽飛去,僧語無處著。
    呼兒掩柴扉,請僧自行腳。

    287 《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明·李東陽

    溪聲潺湲雜林壑,山勢蜿蜒去還卻。
    浮云欲起未起時,半在溪頭與山腳。
    入空高鳥飛欲盡,背屋斜陽慘將落。
    更無剩地與閑人,縱有紅塵何處著。

    288 《云外峰》 宋·陳巖

    聳入云端一壁青,地高轉步即天京。
    有人著屐沖云去,但見云從腳下生。

    289 《玉壺即事》 宋·杜范

    雨過條風著柳芽,淡黃淺綠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紛紛各理家。
    帶郭園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繡簾遮。
    蕓窗倦倚何山翠,暖靄輕籠日腳斜。

    290 《別宇文季蒙》 宋·郭印

    調羹休羨最南枝,國香繼踵開酴醿。
    先容豈藉早梅力,到了自結東君知。
    孤芳繚繞春雖晚,典型題在黃金盞。
    一家風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獨青眼。

    291 《放步登游回謝表臣遺酒》 宋·李處權

    每愛前山似畫圖,興來蕭散豈能無。
    幽人著屐全忘懶,野老關門不可呼。
    夕照暉暉明遠水,春風莽莽著平蕪。
    晴來已喜兒能賦,軟腳仍煩送一壺。

    292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千圣不傳到今日,口上著來無等匹。
    洞庭山腳太湖心,行人路上空啾唧。

    293 《佑水頭》 宋·釋崇岳

    風吹不入,水灑不著。
    捩轉玄關,隨緣自若。
    任是碧眼胡兒,從頭與汝一杓。
    著不著,誰言過水不濕腳。

    294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曲曲彎彎,平平坦坦。
    七穿八穴,十字縱橫。
    是汝諸人,不妨東行西行,第一莫教撞著跛腳老云門。

    295 《頌古十首》 宋·釋法薰

    客居三月不論玄,水牯朝昏痛著鞭。
    拽脫鼻繩無覓處,山童走得腳皮穿。

    296 《偈頌十五首》 宋·釋法薰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頭上著枷,腳下著杻。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困魚止瀝,病鳥棲蘆。

    297 《頌古四十八首》 宋·釋慧開

    抬腳踏翻香水海,低頭俯視四禪天。
    一個渾身無處著,{請續一句}。

    298 《黃龍三關》 宋·釋慧開

    我腳何似驢腳,未舉步時踏著。
    一任四海橫行,倒跨楊岐三腳。

    299 《朝陽穿破衲贊》 宋·釋慧開

    冷時急用之物,趁暖著些針線。
    忽然臘月到來,免致腳忙手亂。

    300 《請行新橋》 宋·釋慧開

    云根架就笑談中,凡圣召集一路通。
    個個腳跟親蹈著,人人足下起清風。
    不似天臺滑石,半巇半嶮。
    勝如趙州略彴,度馬度驢,雖然欲行千里,要知一步為初。
    從茲不用步題柱,來往都乘駟馬車。

    * 關于著腳的詩詞 描寫著腳的詩詞 帶有著腳的詩詞 包含著腳的古詩詞(330首)
    chengrenyouxi